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窗外的色彩/姚 船

時間:2017-11-19 03:15:36來源:大公網

  屋子大玻璃窗正對後園。窗框有如鏡框,嵌着一幅有點大自然氣息的圖景,有草有樹,有小鳥和松鼠。

  當霧氣籠罩時,朦朧一片,樹影疏離,似有若無,恍如一幅意象的中國水墨畫。當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又像一幅色調淡雅的水彩畫呈現眼前。而今早,當我望向窗外,卻驚訝地發現,面對的是一幅色澤鮮艷、重筆濃彩的西方油畫。

  昨晚下了今冬第一場雪。近窗的地方,鋪滿變色的楓葉,而飄雪被樹上未褪盡的葉子擋住,並未蓋上,仍是一片艷麗的金黃。前一點的寬大草地,接納了雪花的溫柔,披上一層羽絨般輕輕薄薄的初雪,白皚皚一片。而最後面一排松樹,依然青葱翠綠挺立着,不動容也不變色。

  黃、白和綠,像三匹攤開的綢緞,在朝陽下閃光發亮,多美的色彩和迷人景致!

  我站在窗前久久凝視。那三種顏色,似乎在腦海裏緩慢盪漾開去,融入我的遐思。

  亮眼的黃,也許是中國人最尊重和喜愛的顏色。在封建時代,黃色是帝王專屬,所謂黃袍加身,就能主宰天下萬物。這種顯示無限權威的色調,不要說普通老百姓,連達官貴人也不能用。無形中,黃色彷彿被披上一層神秘的外衣。

  人們變着法兒追求。不想有生殺大權,也希望有萬貫家財。黃金成了寵兒,黃色自然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喜色。古時想出人頭地,唯有苦讀詩書。「書中自有黃金屋」,一旦金榜題名,不但光宗耀祖,一世生活無憂。難怪在喜慶的紅色請柬中,也要燙上金字,惹人注目。

  白色對中國人來說,並不怎麼討人喜歡。辦喪事叫「白事」,能避則避。貶損、倒楣和不如意的事用「白痴」、「白做」來形容,可見白與黃,在國人的觀感上相差很遠。然而在西方,白色卻被認為是聖潔的象徵,是人們嚮往與膜拜的色調。聖誕節是西方傳統上最大的節日,人們都希望這一天能有雪,過一個快樂的「白色聖誕」。

  記得大兒子結婚那年,我們到他家過聖誕節。見大門上赫然掛着一個白色花環,心裏不禁一陣顫動。媳婦開門,大家擁抱問好。我指着花環問,怎麼挑這個顏色?「鬼妹子」一臉得意,反問道,我親手做的,好看嗎?我只有本能地點點頭。

  雖然那時已經移居加拿大多年,但思想上還未真正融入西方社會。直至現在,參加西人婚禮,對場地包括鮮花全部以白色為主調,仍感到戚戚然,似乎對這種文化上的差異還未完全轉過彎來。

  如果要說出一種中國人和西方人共同賞識的顏色,那就非綠色莫屬了。綠,是大自然的代表,生命的象徵。尤其在大力提倡環保的今天,綠更受寵。綠色環境、綠色生活,已成為千千萬萬人追捧的目標。

  我站在窗前,默默注視着窗外由近及遠的三大片自然形成的色塊。黃、白、綠,它們似乎靜靜向我展示着什麼,又在啟示着什麼。黃色使中國人聯想到黃金,珍貴富足;白色予西方人純潔無瑕的感覺,像浪漫的童話世界。而這些都是人們心靈上的寄託和祈求,成了他們心目中喜樂的色彩。

  我忽然想到,冬來了,落葉將枯萎;待春至,冰雪將融化。那時,窗外的黃和白,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只有那一排松樹,不論季節如何變化,都保持原來的本色—綠!

  我謳歌綠。它是永恆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