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美元弱勢困擾央行

時間:2017-07-31 03:15:59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美元兌全球主要貨幣近期走軟,對通脹造成下調壓力,令全球央行未來貨幣政策路向更加複雜。美國聯儲局7月26日會議按兵不動,最令外界關注的是,會議聲明暗示決策官員對美國通脹走勢較之前擔憂,拖累美元進一步下滑,ICE美元指數曾經跌至逾一年低位,上周美元兌主要貨幣幾乎全線下滑,全面扭轉2016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時期美元的好景。美元最強是在特朗普當選及入主白宮期間,隨後美元持續下滑,即使聯儲局六月份加息,但美元指數未見大幅攀升。

  今年以來,歐元和澳元表現強勁,這兩隻貨幣兌美元各自升約11%。上周四澳元曾觸及80.2美仙,是2015年5月來最高位。英國與歐盟展開脫歐談判,但英鎊匯價走勢不弱,鎊匯兌美元今年來升約5.8%。日圓匯價同期也有約5.2%升幅。事實上,美元近期積弱是來自美國本身環境所致,聯儲局近來立場偏鴿派,圍繞美國總統特朗普政治風波未平息,引發普遍質疑特朗普經濟政策可能無法落實,美元因而現沽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關注到匯率問題,IMF於7月28日指出,考慮到美國中期基本面及政策方面,美元匯率在2016年被高估10%至20%。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近日也談到匯率問題,擔心歐元進一步升值只會令貨幣政策更加複雜。

  然而,一些分析員認為,貨幣匯率上升是環球經濟向好的跡象,不應視為拖累央行收緊政策成因。不過,對於日本這類依賴出口經濟體來說,今年日圓強勢已為日本央行增加壓力。雖然日本央行希望透過超級寬鬆政策擺脫低通脹問題,但至今無法達到實現2%通脹目標,甚至一再推遲實現目標的預測時間。澳洲央行甚至形容澳元兌美元今年升值並無好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