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打小人」成為行業/鄭家豪

時間:2016-10-14 03:16:01來源:大公網

  每次坐電車經過灣仔鵝頸橋,很自然看看橋底打小人,遇有車上外國遊客,他們立即舉起相機,拍攝打小人的場景。在旅遊局的宣傳單張,「打小人」列入遊客觀光項目。

  如今打小人已不限於驚蟄,現已不分節令,因此驚蟄過後,每日均點香燭,日日皆打,既是習俗,又晉升成為一門小行業。不過,行頭十分冷門,不是人人可做的,不懂行規,不識怎樣詛咒,這就無從入門。拜神拜佛,有傳統儀式,宗教禮儀是一門專業。電腦程式、金融投資專業人才多的是,都是專業,社會地位差別可大,阿婆阿嬸替人打小人,街坊俗稱「拜神婆」,她們有她們的一套,一般人嘗試自己打小人打不成,聽說金融界也有人前往鵝頸橋底打小人,靠阿婆出手,國際金融高手,投資技能高超,但打小人也要求之於人。

  「打小人」成為行業,我是最近才知道的,過去以為阿婆偶然出來擺檔,賺點買餸錢,改善伙食。這門行業雖小,不足十檔,從事「打小人」的阿婆阿嬸有十來人,但與其他行業一樣,有行規,有公價,有競爭,有客源,也受社會經濟影響,出現周期性的淡旺,是社會各行業的縮影。生意旺淡,跟隨社會各行各業經營狀況走動,經濟下調,打工仔凍薪,公司多是非,別無他法,打小人出口氣吧,便是「打小人」行業的旺季,俗語說「生意淡薄,不如賭博」,是同一意思。

  據說今年的「打小人」市道淡薄,生意一般下跌兩成,物價上漲也影響行業,打小人用的香燭衣紙及其他必需品,每份成本增加五元,打一次小人,收費約五十元,成本增加,收費維持五十元不變,實際收入下降,所以說「打小人」是社會經濟縮影。

  局外人也許沒有想到,打小人也接訂單,其中一位檔主黃阿嬸去年驚蟄當日,收到二百多張訂單,單價總收入逾萬元,還有一批上門客,她喜出望外。今年一份訂單都沒有,靠做熟客及街坊生意。行內出現競爭,競爭對手是「過江龍」,無聲無息,突然增加七檔,都是內地人來搶食的,把客源分薄,料不到十分冷門的小生意,竟出現外來競爭,這些人可熟識情況,連鵝頸橋底一角都摸到了。

  每見打小人的神婆一邊猛力打,一邊唸咒語,唸的是什麼?咒語是:「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無得透;打你個小人腳,打到你無鞋挽屐走……」神婆說打小人要惡毒。不過,亦有拜神求福、較為平和的口訣,如:「街頭巷口打小人,打過小人行好運,打過小人大展鴻圖,打過小人升官發財,打過小人夫妻和順……」

  人們打小人,各有原因和心結,學生求成績,主婦求家宅,少女求婚姻,指名道姓打阿甲阿乙的反而是少數。近十年,因丈夫包二奶打小人的增多,她們祈求丈夫回心轉意,與第三者分手。來打小人的多數是女性,也許女人多心事,一位女士認為,打小人與拜黃大仙沒分別,她不會針對上司和同事,指名道姓會使自己折福,打小人只不過為求心安理得。

  灣仔鵝頸橋底打小人約三十多年前出現,為何選擇天橋底?在鵝頸橋出售香燭十數年的東主表示,在三岔路口殺氣大的地方打小人會更靈驗,因此鵝頸橋底才會聚集這麼多人打小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