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特 稿/楊振寧未負鄧稼先\葉中敏

時間:2021-09-23 04:27:21來源:大公报

  圖:1972年攝於北京。左起:王承書、張文裕、楊振寧、鄧稼先、周光召。

  賀壽會上,壓軸是「壽星公」登場。百歲的楊振寧,非常周到地逐一多謝了主辦單位和與會來賓;然而,接下來的一段話,不僅聽者動容,講者自己也幾乎潸然淚下。

  楊振寧講的是鄧稼先,中國製造原子彈元勳功臣。

  楊教授思緒進入了半個世紀以前,他說,1971年我第一次訪問新中國,那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改寫了我以後50年的人生軌跡。

  「稼先是我中學、大學的同學,但我們的感情超過了同學和兄弟。」

  楊振寧和鄧稼先,本來有着很多的相同,兩人是同鄉,都在安徽合肥安慶出生;楊振寧父親楊武之,鄧稼先父親鄧以蜇,都是清華大學教授;振寧、稼先同在當年北平崇德中學唸書,抗戰期間清華遷昆明組西南聯大,兩人又是同學。振寧45年赴美、稼先48年隨後,連同振寧弟振平,三人在美合租住一個房間……

  然而,1950年之後,振寧與稼先由最大的相同變成了最大的不同,那一年,鄧稼先在取得美國普度大學的物理博士學位後,毅然放棄了在美國的大好機會與前途,立即乘船回國,投入了新中國的懷抱。而楊振寧留在了美國。

  這之後的故事已毋庸多言。楊振寧進入美國最高學術地位的普林斯頓研究所,一直名成利就,1957年獲諾貝爾獎,楊、鄧兩個好朋友之間也從此斷了音訊。

  直到1964年,傳來驚天動地一聲巨響,羅布泊升起蘑菇雲,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很快美國情報機關偵查到並公布了中國原子彈幾位關鍵人物的名字,為首者就是鄧稼先!在與楊振寧天各一方的15年中,鄧稼先「人間蒸發」,在黃沙撲面、人跡罕至的新疆大漠中隱姓埋名苦幹,為祖國的國防核工業、為第一顆原子彈的試爆成功,獻出了自己的一切。這一聲巨響,對楊振寧的衝擊和震撼,超過了一顆原子彈,超過了一切現實世界中的得失與名利。

  對舊日好友的惦記與關懷,更懷着一份難以言喻的隱衷,楊振寧1971年首訪新中國,提出要求會見的名單,頭一個就是鄧稼先。

  其後兩人終於見面,楊振寧看到鄧稼先家中的沙發、壁櫃都不錯嘛;誰知,這時的鄧稼先,是周總理親自下令急召返京,家中沙發等都是「道具」。

  而在這次重逢分別時,鄧稼先給了楊振寧一封信,信中最末兩句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50年後,楊振寧用哽咽的聲音說:稼先,我懂你的意思了,我已實現你的千里共同途,你可以滿意了!

  50年,一位為國獻身、一位用自己的身體力行推動了一整代海外華裔學者走上愛國道路,楊振寧未負鄧稼先,愛國、科學,異途同歸。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