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2010年代/文化構建下的蛻變

時間:2020-10-15 04:23:22來源:大公報

  圖:《使徒行者2》中大反派魏德信(左,陳豪飾)在深圳擁有單棟別墅

  來到2010年代,深圳經濟飛速發展。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城市文化的構建,以深圳為背景的作品也越來越多,《使徒行者2》、《余罪》等熱播劇都在深圳取景,豐富了深圳的文化層次。在這些作品中,有的描繪深圳帶來的成功與夢想,有的則鎖定底層人的喜怒,在這些角度截然不同的描繪中,逐漸還原出深圳這座城市愈來愈真實、愈來愈有血有肉的面貌。

  象徵繁華與富有

  《美人魚》(2016)、《使徒行者2》(2017)兩部合拍作品都大量在深圳取景。深圳現今的先進與繁華,成為影像中國際大城市的代表。

  《使徒行者2》開篇,大反派魏德信的單棟別墅就在深圳,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中,鄧超飾演的地產商聚會的奢華會所亦在深圳,華麗的城堡式大門,金碧輝煌的內飾傢具,還有遠處隱隱約約停泊的遊艇,將深圳的富有盡收鏡頭。

  此外,電影中圍捕美人魚的海灘在深圳大亞灣拍攝,碧海藍天的度假風光,亦與電影的奢靡基調相映。

  貧富差距的反思

  有人描繪深圳的繁華,自然也會有人將目光對準這座國際都市背後,那些在底層掙扎的人。《親愛的》(2014)從題材而言,並非一齣痛斥貧富差距的電影。深圳是電影的取景地之一,黃渤飾演的男主角所居住的城中村就在深圳。隨着主人公尋找孩子的腳步,我們可以看到城中村裏的老舊,也能見到深圳這座城市極現代化、摩登的一面,在二者相交織中,一座現代化城市的光榮與傷口漸漸浮現。

  賈樟柯導演的《天注定》(2013)中最後一個單元,講述一個在廣東的打工仔被血汗工廠壓榨的故事。儘管導演刻意模糊了電影中的城市,但影迷們都知道他講的是什麼故事。

  電影中並沒有什麼灑狗血的情節,打工仔小輝從燈紅酒綠光怪陸離的東莞逃離到別處打工,情感被現實的貧窮與窘迫吞噬,面對家庭的壓力、經濟的困頓與同事的不諒解,最終小輝選擇自殺。這種於平凡生活中透露出的絕望,也許就是賈樟柯對於這個無情的資本社會的控訴。

  深港交流趨頻繁

  伴隨2018年高鐵香港段的開通,深港兩地交流更加方便與頻繁,體現在影視作品中,觀眾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作品,都出現了主人公搭火車來往兩地的橋段。港產片《黃金花》(2018)中,毛舜筠飾演的女主人公搭火車經羅湖去到深圳,雖然並非什麼關鍵性情節,亦可看出深港交流已經成為港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過春天》(2018)更是直接將鏡頭對準了跨境學童這一特殊群體,並帶出「水貨客」的現象。女主角佩佩是在香港讀書的內地中學生,在深圳和香港兩地不斷往返生活,電影通過她冒險「走水貨」的經歷,帶出一段關於單非兒童的身份認同問題。從中也可以看出當下深港兩地之間文化的交織與交流之深入。

  大灣區機遇處處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在成為當下大灣區文化的主題。今年內地推出的兩齣電視劇《追夢》、《灣區兒女》,均將視線鎖定大灣區創業的主題,今年六月於中央電視台播出的《灣區兒女》,講述一群年輕人根植粵港澳大灣區,與城市共同發展、共同成長的勵志故事。而即將播出的《追夢》由內地演員王雷、劉濤主演,以男女主人公在深圳的創業奮鬥歷程為背景,輻射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的變化。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