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人物專訪/光腳彈奏的鋼琴家愛麗絲

時間:2020-01-10 04:24:07來源:大公報

  圖:德日鋼琴家愛麗絲.紗良.奧特/大公報記者李亞清攝

  她赤腳走上舞台,先不彈琴,而是與觀眾訴說近況。隨後,全場燈光熄滅,只透過特意安置在鋼琴上的燈發出光亮,美妙琴聲從她的指尖流淌出來。她是愛麗絲.紗良.奧特(Alice Sara Ott),現今國際上冒起的鋼琴家,正在以她的行動,讓人們忘記走進音樂廳聆聽古典樂是件「正經事」,表演者與觀眾之間可以沒有距離,最大限度地共同完成一場演出,也讓人們在走出音樂廳之後,仍會談起她的名字。/大公報記者 李亞清

  去歲末她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辦了一場獨奏會,這是她首次在香港公開亮相。其間,大公報記者專訪了這位三十一歲的德日鋼琴家,走進她的音樂世界。

  「我們到室外坐吧?我喜歡新鮮的空氣和陽光。德國這時候太冷了。」留着標誌性的中長髮,笑起來眼睛彎成月牙的愛麗絲說。還未坐定,她便分享起近日的忙碌,「我剛從北京來,和國家大劇院(NCPA)的工作人員見了面,我將會成為他們二○二○至二○二一年的駐院藝術家。」

  國家大劇院駐院藝術家

  包括王健、王羽佳、陳其鋼、郎朗、呂思清、李颷、吳蠻在內的國家大劇院歷屆駐院藝術家,都可說是聲譽國際。而愛麗絲屬當中最年輕,她更將成為繼大劇院去年首次邀請德國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之後,第二位非華裔的駐院藝術家。

  不光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等地都有她巡演的足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近年來迅速興起的演出場地,這些場地的音響也很好,比如廣州大劇院。在歐洲,通常要很久才建起一座新的音樂廳。」

  愛麗絲這次演奏德布西、薩蒂和蕭邦的作品,這些作品在二十世紀之交曾為法國藝術界帶來深厚的影響。當中的大部分曲目,亦於她的近期專輯《Nightfall》錄製。特別的是,觀眾不光見到赤腳上台的鋼琴家、發光的鋼琴,更需要閉氣凝神地從這場演出的第一個音符聽到最末──當蕭邦第一敘事曲的最後一個音符彈出時,如雷的掌聲和歡呼才響起。愛麗絲認為這樣更能夠與觀眾共同創造一個完整的故事,沉浸在同種情緒中,同時儘管放鬆地感受音樂,「即使你們睡着也沒關係,只要自在就好。」

  「這些作品映照我過去十年間的回憶與經歷。其中有光明的瞬間,也有黑暗的瞬間。希望與擔憂相伴。不過,如沒有暗,便沒有光;沒有擔憂,也便沒有希望。有時彼此之間的邊界模糊,如同夜幕初降時那樣。」

  直面病症 堅守事業

  於愛麗絲來說,「黑暗的瞬間」便是病症。二○一九年二月,她在社交平台上表明診斷出患有多發性硬化症,這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腦科慢性病,醫學界相信與免疫功能失調有關。她憶道:「二○一八年秋天我正在日本巡演,一場演出中突然感到身體麻木,不得不中止了演出。初時以為過度勞累,但休息也不見起色,再診時查出了此病。自那時開始治療,到如今我的身體狀態一直都很好。」

  她不認為這會因此影響事業。笑對病症的她,不僅有直面困難的樂觀和對事業的堅守,更為同樣面臨此病患的年輕人帶來正能量。「這也讓我懂得傾聽自己的身體,現在我會將一年的演出保持在六十到七十場,在生活上更加平衡。」

  愛麗絲善於賦予音樂色彩變幻,亦敢於突破傳統框架。「我曾試過在德國的酒吧演奏。」她說:「因為擔心不合那裏觀眾的口味,只彈了一首貝多芬奏鳴曲的一個樂章,沒想到他們說還想聽下去。那時我發現人們對不同音樂的接受度很大。」正在準備錄製蕭邦二十四首前奏曲專輯的她,還希望日後能夠委約鋼琴協奏曲。愛麗絲自三歲時隨父母聽鋼琴獨奏會愛上音樂,四歲學琴……二○○八年起,她與德意志留聲機簽訂獨家藝術家合約,錄製了演奏李斯特、蕭邦、貝多芬和穆羅爾斯基等作曲家的多張唱片,亦與日本NHK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等世界樂團及指揮家合作,一路前行。

  「其實在我的人生中沒有過什麼瞬間,令我下定決心做一名鋼琴家,一切是順其自然的。」除了音樂,她喜歡室內設計,時常把傢具移來移去;也愛做飯,喜歡邀請朋友到家裏來,做些日本料理給他們吃;她也愛畫畫,但沒什麼耐心,獨愛勾勒簡單的卡通。「我不相信每日不停練琴的理論,練琴不是全部,還有很多時間要用來生活。」愛麗絲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