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圖畫真解」再現中國畫演進歷程

時間:2019-12-04 04:23:58來源:大公報

  圖:潘公凱(左一)為觀眾導賞

  【大公報訊】記者湯艾加報道:筆墨既是表達方式,也是中國文化精神的經典呈現。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正舉辦的「『圖畫真解』──中國畫與筆墨文獻展」,通過多媒體記錄、文獻資料等,展現中國畫的筆墨經歷的複雜演進過程。

影像資料還原「六個書房」

  展覽以三個主題闡述筆墨的重要意義與傳承發展。第一部分「課徒:筆墨探源」,展陳和影像風格均強調中國詩意的情景再現,同時兼顧當代的視覺表現。現場播放的是潘公凱給博士生授課的影像記錄,經過後期剪輯處理成六部影像文獻,並按照歷史順序在展廳中還原「六個書房」,相繼展示潘公凱「課徒」歷代中國畫大師如顧愷之、范寬、黃公望、倪瓚、朱耷(八大山人)、吳昌碩的代表作,以「課徒稿」的對比,讓觀眾在歷史中穿越的同時,又能直觀感受中國畫所強調和堅守的向古人「臨摹」、「學習」,與其「對話」的價值與意義所在,直觀呈現「筆墨」的精神性作為中國畫最核心的價值所在,引發觀眾對於「筆墨」背後的文化結構系統的認知與思考。其中部分在第五十六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上以《氣韻非師》為題與課徒稿一併展示。

  其後可見三幅《快雪時晴圖》的對比,展示了朱耷、潘天壽、潘公凱立於不同時代對於筆墨的理解,在細觀之間可清晰看見傳承與發展的緊密關係。對於這一部分,潘公凱表示:「這裏的對比,所要闡述的不是創新,恰是在探討筆墨的局限性。」關於這個探索,在第二部分「豐碑:筆墨演進」得到很好地體現。展廳牆面按照順時針方向,以文獻梳理的方式依次呈現從漢、魏到二十世紀,中國畫筆墨在兩千年歷史中所經歷的完整且複雜的發展過程,並且通過對各時期不斷推動筆墨演進拓展的大師的筆墨範例、筆墨局部進行逐一解析、品鑒、比對,讓觀眾既全面宏觀地了解筆墨演進的脈絡,同時又能深入精準地發掘出其中細微的發展變化特點,啟發與培養觀眾對筆墨重新認知與鑒別的能力。所選的作品以複製品方式展示,大部分細節還原全作尺寸示意,同時選擇精彩的局部進行放大以便觀眾清晰讀到筆墨的表達,從作品簡介中可知所選原作分別來自全球範圍內的不同館藏。

  觀眾現場體驗筆墨之韻

  第三部分「傳承:筆墨未來」,展出當代在筆墨研究與實踐中頗具代表性的七位中國藝術家──朱穎人、吳永良、張立辰、童中燾、姜寶林、卓鶴君及潘公凱的作品,一方面是作為範例展出,另一方面也是作為討論的標靶,希望藉此展開大家對筆墨未來發展的探討與實驗。展場最後一個展廳,設置了水寫布字帖及毛筆,並將所展示的作品整理成冊。

  在展覽的開幕式上,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助理署長(特別項目)譚美兒,香港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香港藝術館館長(虛白齋)朱瑞平,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鄭培凱,復旦大學外事處副處長、港澳台辦副主任莊輝,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與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前院長潘公凱,悉尼雙年展總監及CEO、弗萊美術館前任館長喬安,夏威夷大學國際文化研究負責人、哲學系教授Joseph Tanke、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館長姚進莊等出席。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院長林暉表示:「自二○一六年始,潘公凱教授與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合作,把《中國筆墨的現代闡釋》作為中國精神文化現代闡釋的重要方面,力求以現代學術語言,運用當代的哲學、美學、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等研究方法和成果,對『筆墨』結構及其意義進行深入的梳理與解析,實現『除域外探知筆墨之難,解現代傳承筆墨之惑』的理想。」

  該展覽由康文署、復旦大學哲學學院主辦,香港藝術館、潘公凱工作室支持,展期至十二月六日晚上七時半。

  部分圖片:大公報記者湯艾加攝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