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隨「世界文化藝術節」穿梭北歐

時間:2019-10-08 04:23:50來源:大公報

  圖:歌劇《秋天奏鳴曲》改編自英瑪褒曼同名電影

  【大公報訊】記者謝敏嫻報道: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主辦的世界文化藝術節,兩年一度在秋天舉行。今屆以「北歐五國」為主題,於十月十八日至十一月十七日,帶領香港藝術愛好者穿梭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及冰島,透過一系列具代表性的戲劇、舞蹈、音樂、馬戲等製作,感受當地多元的表演藝術。

  揀節目不走尋常路

  康文署藝術節辦事處高級經理張國偉(Alex)日前接受大公報專訪,與記者對談北歐五國的藝術魅力。是次藝術節將以歌劇《秋天奏鳴曲》拉開序幕,改編自瑞典電影大師英瑪褒曼同名作品,芬蘭作曲家施巴斯坦.費格倫特(Sebastian Fagerlund)耗時近兩年半譜寫音樂。「歌劇版除了五位獨唱者,還加入了四十人的合唱團,他們既是演出者,也是演唱者,有時唱出獨唱者的內心情感掙扎,音樂層次豐富。」Alex介紹,該劇二○一七年在赫爾辛基首演,當時是為了慶祝芬蘭獨立一百周年,由芬蘭國家歌劇院出資製作。這樣跨國跨界別的合作,體現了北歐表演藝術兼容並蓄。「其實北歐五國的特性相似,總人口兩千多萬,他們深知只有團結一致,不分你我,才能增強國際影響力,因此藝術家們合作無間。」

  Alex直言揀節目不走尋常路,可能在票房有所冒險,《秋天奏鳴曲》就屬於香港觀眾較少接觸的類型。「戲劇場景簡約卻不簡單,以主場景的起居室為例,一個偌大的場景,簡單的幾何構圖,舞台右邊有上下兩格:上面懸空着大提琴,寓意大女兒伊娃死去的兒子,揮之不去的幽魂;下面是一張病床,屬於深受情緒病之苦的小女兒海蓮娜。舞台中央擺放着鋼琴,代表母親夏洛特鋼琴家的身份。看似簡單的設計,暗藏母女間愛恨情仇。」他表示,劇中講述的母女故事,無論現世或個人經歷,都頗有共鳴。「某些人在你的生命中做了某個決定,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事已至此,若大家有機會深刻反省,互相溝通和理解,最後可達成和解與寬恕。這不失是一個樂觀的方向。」

  閉幕演出則主打「貼地」,全民眾樂樂,由作曲家龔志成策劃的《Nordic & Hong Kong Band Sound Gala》,十三組來自北歐和本地的獨立樂隊聯乘,一連兩日於伊利沙伯體育館獻唱。Alex說,今次來港的樂隊中不少是由女性主導,其實北歐有很多女子樂隊。策劃人龔志成希望通過音樂會傳遞性別平等這一訊息,鼓勵香港更多不同年紀和性別的人玩音樂。伊館的有蓋大堂同時將舉辦北歐文創市集,設有食物、文化攤檔、打卡位、親子互動遊戲等。

  閉幕演出主打「貼地」

  文化中心劇場亦將化身為「Nordic Café」。在充滿北歐格調的家居布置中,舒適的沙發代替排排坐的傳統觀眾席,觀眾安坐其中,輕啖淺酌,從容欣賞古典音樂、讀劇和即興劇場。「很多人覺得走入劇場睇演出煞有其事,要提前做好準備功課,在裏面不能飲食,就算咳嗽、途中去廁所都要就住就住,多少有點拘謹。我們決定拋開這些繁文縟節和規矩,為觀眾營造在家中煲劇或聽碟的輕鬆感。」Alex以「北歐作曲家之夜」音樂會為例,觀眾將圍着演出者,近距離聽音樂,演後藝人談就像朋友傾偈一樣。由潘Sir(潘惠森)導演「易卜生《群鬼》:劇本演讀及沿途評述會」也是一次「不正經」的嘗試,陳淑儀等本地資深戲劇人演讀之餘,潘Sir不時出來點評,與觀眾對話互動。

  除了連串表演節目外,藝術節亦安排多項延伸活動,包括演後藝人談、講座、工作坊、專題展覽、戶外嘉年華等。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發售,詳情可電二三七○一○四四,或瀏覽www.worldfestival.gov.hk。 部分圖片:康文署提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