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浙江溫州甌劇 為戲曲節壓軸/大公報記者/王 莉

時間:2019-08-08 04:24:16來源:大公報

  圖:方汝將(左)與蔡曉秋(右)領銜主演《高機與吳三春》

  浙江溫州市甌劇藝術研究院應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之邀,將攜《白蛇傳》、《殺狗記》和《高機與吳三春》三齣古裝戲,為「2019中國戲曲節」壓軸演出,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在高山劇場上演,是次劇目由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方汝將、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得主蔡曉秋領銜演出。

  溫州甌劇藝術研究院院長蔡曉秋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浙江溫州是『百戲之祖』南戲的故里,甌劇作為南戲的一脈傳承,近年來一直積極主動走出去。此次應邀赴香港參演戲曲節,又恰逢今年是南戲形成九百周年,這對甌劇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走向世界舞台的機會。香港觀眾平時有比較多機會欣賞京劇、崑劇、越劇等劇種,而看到甌劇的機會比較少,但我相信,經過我們這次演出,香港的觀眾一定會喜歡上與其他劇種風格迥然不同的甌劇。」

  傳承南戲 文武兼備

  甌劇又稱「溫州亂彈」,形成於明末清初,文武兼備,唱做並重,以做工見長,音樂樸素、明快、流暢,表現力很強,能細緻地表達各種人物內心複雜感情。

  演唱以亂彈腔為主,兼唱高腔、崑腔、徽調(皮簧)、灘簧、時調六種聲腔唱調。舞台語言不全用溫州方言,而是吸收了中原音韻的字音,加進溫州方言的聲調,聽來親切易懂。甌劇的行當,最早有「上四腳」(生、旦、淨、丑)、「下四腳」(外、貼、副、未)之分,隨着劇目發展的需要,行當越分越細,最多時發展到三堂(即白臉堂、花臉堂、包頭堂)十六行腳色。

  蔡曉秋說:「甌劇雖然是一個小劇種,但具有自身的鮮明特點,它不像京劇特別注重唱腔,也不像崑曲那麼細膩,甌劇屬於文戲武做,武戲文做,唱腔高亢激昂,兼具傳統六大聲腔,鑼鼓也很有特色,與京劇、崑劇完全不同,但在抒情的時候也很細膩。我們的表演講究觀賞性,這可能與甌劇形成於農村,常年在農村舞台上的摸爬滾打使我們的表演形式特別接地氣,演員的演出也特別走心。」

  舞台表演 傳統又時尚

  蔡曉秋說:「傳統戲曲要吸引年輕觀眾就要做到與時俱進,這個與時俱進就是要從服裝、造型、舞台效果、表現形式等方面追求時尚化、精緻化,所以近幾年來我們在舞台表現形式上一直在追求傳統戲劇的精緻化。」

  二○一八年甌劇第一次到北京演出,被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王馗評價為「驚艷」,他表示,沒想到甌劇作為一個古老的地方劇種,在舞台表現方面可以做到這麼時尚、精緻、唯美。蔡曉秋說:「甌劇在聲腔、音樂、鑼鼓上始終保持着自己的原汁原味,在此基礎上追求舞台表現的精緻化,這樣才能更有自己的特色,更具有競爭力,也才更能夠吸引都市年輕觀眾。」

  早在二○○六年與今年三月甌劇都曾到港演出,尤其今年三月演出《白蛇傳》折子戲引起香港業界好評。在這折子戲中,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方汝將攜手兩位甌劇年輕演員共同演繹,方汝將乾淨利落的身段,優美動聽的唱腔,文戲武唱的表演特色將許仙膽小怕事、善良軟弱的性格特點演繹得入木三分,贏得陣陣掌聲。演出後,香港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也對甌劇產生濃厚興趣,來到後台與演員交流。

  蔡曉秋說:「可能香港普通觀眾對甌劇比較陌生,但香港有一批研究戲曲的專家學者一直很關心南戲、關心甌劇。據知,八月在香港演出的票房非常好,估計就因為我們之前的演出已讓香港部分觀眾對甌劇產生了濃厚興趣。」

  浙江溫州市甌劇藝術研究院供圖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