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好戲更上一層樓

時間:2019-04-22 03:17:35來源:大公報

  圖:《親愛的,胡雪巖》囊括「第二屆華語戲劇盛典」六項大獎,多位主創人員登台領獎

  粵港澳文化同根同源,三地的交流合作不斷。香港話劇團早於一九八五年開始踏足灣區城市,在廣州開展首次境外巡演,近十多年來該團赴灣區演出更多,憑藉其精良製作,建立了穩定的觀眾群並屢獲大獎,在灣區闖出一片天。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業界及美術界不遑多讓,與內地同行來往頻繁,為嶺南文化的發光發熱建言獻策。在國家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之後,香港文化定能再乘「東風」,與灣區其他城市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再創高峰。\大公報記者 王豐鈴

  香港話劇團創立於一九七七年,是本港旗艦劇團。除了在港演出不輟,該團亦到內地巡演交流,獲得良好口碑。今年一月,更在廣州獲第二屆華語話劇盛典六項大獎。該團藝術總監陳敢權、行政總監梁子麒日前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談及香港話劇赴大灣區演出交流的經歷,以及灣區未來發展對香港話劇的影響。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中提及:「加強大灣區藝術院團、演藝學校及文博機構交流」、「便利藝術院團在大灣區內跨境演出」,對此梁子麒表示,未來在戲劇發展方面,區內城市將有更大的主動性,配合各創作團體,將有更多演出機會,盼能將更多優質作品帶給觀眾。

  廣東話戲劇內地獲獎

  一九八五年夏,一齣名為《不可兒戲》的經典喜劇在廣州友誼劇院開場,台下觀眾反應熱烈,演出實況在兩廣地區電視播映了兩遍,這是香港話劇團建團後的首次境外巡演。該劇導演、時任香港話劇團的首任藝術總監楊世彭最初以粵語、普通話兩組演員同排同演,而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劇團已無需特別排演普通話版本,無論是在香港還是內地,聽粵語歌、看港片長大的觀眾喜愛廣東話演出,半靠聽半靠字幕,享受原汁原味的香港話劇。

  回顧歷年赴內地演出記錄,香港話劇團足跡踏遍十八個城市,包括多次赴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澳門等灣區城市,劇作《結婚》三月赴廣州、珠海、佛山三地巡演。「廣州我們去得最多。」陳敢權評價內地劇場硬件好,近年劇團發展很快。其實香港話劇團赴內地演出交流,早期多數應文化廳和各大藝術節邀請,代表香港參演;而發展到近十年,大小城市的劇場建成,硬件設施完備,運營發展良好,故此由當地劇院、劇團邀請合作的演出佔多數。

  巡演過後,劇團多部劇目獲好評,已在內地獲獎,如音樂劇《頂頭槌》獲《新京報》年度票選戲劇,《親愛的,胡雪巖》(二○一八新版)則在廣州舉行的「第二屆華語戲劇盛典」中,一舉囊括最佳年度劇目、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和最佳製作人在內的六項大獎,該團亦獲頒發「粵港澳大灣區戲劇發展特別貢獻獎」。「對我們是很大的鼓勵。」陳敢權透露,其實有更多劇目巡演時獲得讚賞,只因演期不夠十場,遺憾未能達到申報該獎項的條件。

  吸內地觀眾跨境睇戲

  好戲需要觀眾,如何拓展觀眾群體也是劇團一直在考慮的事。「我們已經有一班很好的觀眾,香港本地觀眾約三萬,但是不夠。」陳敢權坦言。以香港話劇團為例,可以發現多數劇目票價並不高,劇團不以牟利為經營目標,但如果觀眾群體總量不夠,上座有限,就無法安排較長的演期,也不能效仿紐約百老匯固定上演熱門劇目,陳敢權指在劇團「走出去」的同時,亦在考慮「引進來」,即吸引非本地觀眾入劇場看戲,例如於各巡演城市發布訊息之外,亦接軌內地的社交媒體傳播渠道,將新劇資訊發布在微信公眾平台,方便內地劇迷獲取第一手消息,對當期上演的好戲產生興趣。

  越來越多觀眾來自內地。梁子麒發現,場內不少觀眾說普通話,票務網站系統也顯示,由內地銀聯卡付款的比例在增高。隨着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通車,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網絡發達,「一小時生活圈」進一步成形,香港與灣區內各城市之間的聯繫更為密切。陳敢權認為,《綱要》的提出與推進將拓展香港話劇觀眾群體:「現在交通方便,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觀眾可以過來香港看演出。我們也可以到他們那邊,去各個城市演出,培養看戲習慣,建立口碑,他們就變成我們的觀眾。」

  冀統一審批提升效率

  香港話劇團長期受政府資助,一部分用於補貼香港觀眾票價。餘下自負盈虧的運營製作資金部分約佔四成,出境演出的收入來自票房分成,或當地劇場所付的演出費,基本達到收支平衡。梁子麒認為當前香港的劇團赴灣區巡演,成本高於其他城市,但資金不是問題:「最好能對文化交流項目有一點資助,因為劇團出境演出交流的過關運輸成本較高,其實補貼給當地劇場已經可以了,不一定給我們,沒有也不是特別大問題。」

  作為演出製作方,梁子麒指過往劇團由於需要向各城市分別送審,演員檔期難以排定,他期待未來能在灣區內統一審批演出節目,或設統一標準,過審後也可以去其他城市再演。他亦建議灣區內各大劇院、劇團組織相關委員會:「在編排檔期方面,統籌策劃一個巡演路線,協調接洽具體事宜,能夠提高巡演效率。」他亦提及粵港澳大灣區演藝劇院聯盟,以及三月二十四日拉開帷幕的「粵港澳大灣區優秀劇目展演季」,期待未來灣區的具體規劃安排。

  兩位總監在採訪中均表示,真心希望未來能將更多香港有質素的作品,帶給內地不同城市的觀眾。梁子麒表示,話劇畢竟以語言藝術為支撐,灣區在地理劃分上儘管為粵語文化區,但劇團選擇劇目時,亦考慮到不同城市觀眾口味,如廣州觀眾看戲的類型較廣。過去赴內地演出,觀眾稱他們為「港派」、「香港人藝」,喜歡他們帶有香港的文化特色,陳敢權說:「最重要不是港味不港味,而是好戲,保持質素和自然生活化的質感,堅持帶最滿意的戲過去,可以先選擇大眾化一些的,再帶深奧一些反思人性的戲,力求每一次都是精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