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戰馬》愛無界,情未了

時間:2019-03-16 03:17:53來源:大公報

  圖:《戰馬》講述Albert與Joey在戰火中重遇/Brinkhoff / Mögenburg攝

  英國作家Michael Morpurgo三十多年前創作小說《戰馬》(War Horse),由此改編的同名舞台劇於二○○七年在英國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 of Great Britain)首演,劇中木偶的逼真表現令其旋即受到熱捧,其後於十一個國家逾九十七個城市巡演,更包攬了東尼獎「最佳百老匯戲劇獎」在內的逾二十五個國際獎項。舞台劇《戰馬》將於五月首度來港,大公報記者早前特地前往倫敦先睹為快,並採訪劇中演員及製作團隊,直擊台前幕後。/大公報記者 李亞清

  該劇故事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講述英國農村成長的十四歲男孩Albert遇到父親買來的小馬Joey,在朝夕相處中建立深厚感情。Joey後來被賣到軍隊參戰,幾經波折,最終回到為尋牠而入伍、在戰場上飽經風霜的Albert身旁。

  英國國家劇院位於泰晤士河南岸,全年演出傳統和新興劇目,當中常演常新的《戰馬》自今年一月起展開約十個月的巡演,包括英國、新西蘭、香港等。記者在劇組日常排練的藝術空間Jerwood Space採訪了巡演導演Katie Henry及幾位主演,揭開「戰馬」的神秘面紗。

  三位一體的控「馬」技術

  三位演員Tom Stacy、Domonic Ramsden與Andrew Keay,分別負責木偶Joey的馬頭、馬心及前腿、後腿及馬尾,亦一齊模擬馬的叫聲。Tom告訴記者:「Joey的眼睛與耳朵能夠轉動一百八十度,當牠開心、恐懼、疑惑時,我便會調整這些機關。」Domonic立於中間,成了三人之間的通訊主軸,他攜有麥克風,透過呼吸聲的快慢變化給予前後訊息,令三個部分一致。

  在加入《戰馬》劇組前,他們均曾有劇場、音樂劇等不同的表演經驗,而木偶表演卻幾乎是首次嘗試。Andrew認為,木偶師的技藝演出首先是技術性的,更深層的便是藉此表達感情及角色個性。他舉例道:「我們有時需要扮演另一隻戰馬Topthorn,它和Joey有不同的性格,動作、反應都會不同。」Tom亦稱訣竅不在於記動作,而是「要像馬一樣去反應」。

  人與馬戰火下的溫情

  這齣長約兩個半小時的劇,對演員的心力和體力來說,皆是不小的挑戰。他們說:「我們曾去農場觀察馬,並閱讀了關於馬的習性的書籍。此外,還進行了瑜伽及呼吸練習,正式演出前則通常有半小時的體能熱身訓練。」

  主角Albert的飾演者Scott Miller年僅十九歲,今次作為他人生第一個戲劇主角角色,就挑起大樑,參與該劇今年的巡演。Scott說:「木偶Joey與真馬很像,只是馬背更寬些——事實上牠是我騎的第一匹馬!我將牠當做真馬,於是很自然地帶入情緒。」因故事發生在一九一四年的英格蘭小鎮德文郡(Devon),他還研究了那時人們的說話方式。

  為何《戰馬》上演十二年仍如此流行?Katie認為:「它注重描寫人性以及人與馬之間的紐帶,人們從中了解他們如何在艱難的環境中衝破自我,獲得新生。另一個原因是,『馬』在戰爭歷史中承擔十分重要的角色,這一形象能夠跨越不同的國家與文化,令觀眾產生共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