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滬畫家與黎里結藝術情誼

時間:2019-02-18 03:18:00來源:大公報

  圖:陳燮君(左)代表畫家們將自己的作品贈與黎里古鎮,凌芬代表接收

  在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推進的當下,文化領域也進行着融合互助。今年新春,如果能來到去年底剛剛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江蘇黎里古鎮一遊,不僅能夠欣賞到與周莊、同里等不一樣的水鄉風情,還能看到不少上海的影子─上海硬筆畫學會美術作品展今年開始陸續在黎里古鎮推出,展示了張安樸、陳逸鳴、陳燮君三位藝術家的近五十幅作品,反映黎里古鎮靈秀的水鄉風貌、深厚的歷史文化以及質樸的民俗風情。/  大公報記者 張帆

  長三角的水鄉古鎮星羅棋布,各具韻味。位於蘇州吳江區的黎里古鎮緊鄰上海,以其明清時期的水岸、古橋(當地流傳「出門就是兩座橋」、「三步上下兩座橋」的老話)和弄堂而著稱。古鎮顧問、原文保所所長、文史研究者李海珉介紹,黎里古鎮有弄堂、纜船石兩大建築特色設施,堪稱江南古鎮之最;還有南社、周宮傅祠堂、中秋顯寶習俗三大文化特色,也是江南古鎮之最。

  硬筆畫學院設創作基地

  黎里古鎮的保護開發一直非常謹慎。自二○一二年啟動以來,大興土木的狀況並不多見。其中,上海藝術家們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集聚滬上諸多著名畫家的上海硬筆畫學會在此開始了采風寫生和研究創作活動。二○一三年十月,學會在黎里設立創作基地,藝術家們與這一鄰家古鎮結下了文化之緣。

  此次的專題畫展安排在新建的黎里古鎮展示中心內,首批展出的三位畫家的作品風格都不相同。張安樸被譽為內地鋼筆水彩的執牛耳者,他用簡潔的鋼筆線條勾勒自然景觀與人物,敷以淡彩,並在畫面配上提綱挈領、畫龍點睛的簡練文字,開創了獨特的風格。看似簡單的線條,在張安樸的運用下維妙維肖。

  陳燮君曾任上海市文廣局黨委書記、上海博物館館長、中國上海世博會總策劃師。他的油畫作品通過印象派畫家描寫外光的技法,捕捉事物本身的視覺意象,以黎里的駁岸河埠、古橋老街、弄堂古宅為素材,把黎里古鎮的安靜柔美的水鄉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

  三種風格各展風采

  陳逸鳴的油畫深厚、凝重又富有材質肌理,因此除了尋常的畫景,還展出幾幅人物寫生作品,那是他專門走進黎里人家裏,長時間捕捉人物特點而完成的。對於藝術家來說,越是原生態的人物和景致,越能引發創作熱情。

  在畫展開幕儀式上,陳燮君作為畫家代表將創作的部分畫作贈與黎里古鎮,這些畫作將被黎里古鎮收藏,並用於文化旅遊的推廣宣傳。在畫家們與黎里結緣的幾年間,已經為黎里貢獻了不少創作。如張安樸曾應邀創作了黎里主題的明信片、郵票、郵政信封等,受到了郵迷的歡迎。

  深入踐行「眼光向下」

  黎里古鎮保護開發管理委員會主任凌芬說,此次美術作品展也是黎里古鎮「文旅小鎮」建設的又一成果。多年來,畫家們圍繞黎里創作的精品不斷,自今年開始將持續、分批展出。這樣的畫展形式,也將融入黎里,成為一道新的人文景觀。

  該會的畫家們的自覺行動也引發了藝術圈內不少關注,最大的焦點莫過於這批畫家的年紀都已在古稀上下,學會成員之一的上海美協會員楊秉輝教授更超過了八十歲。七年多來,他們背着沉重的繪畫工具,在上海虹橋火車站乘坐長途車來到黎里寫生,對這些藝術家來說似乎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有時候為了捕捉一個時段的光影,有人甚至不惜多次前往。

  《大公報》專欄作者、上海市美協主席鄭辛遙表示,上海硬筆畫學會這批藝術家的可貴之處還在於很少盯着自己的作品「能賣多少錢」,而是踐行着回歸藝術本質,摒棄閉門造車式的創作,始終懷着藝術工作者的使命感,重視實地考察和采風。實踐證明,這樣的作品才更加鮮活,更有價值。還是那句老話,藝術家要「眼睛向下」,作品才能「向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