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法國玻璃展現東方韻味

時間:2019-01-19 03:18:07來源:大公報

  圖:朱麗葉.勒彼里耶(左)在現場介紹她的作品《迸發》的創作歷程

  法國的玻璃藝術一直被公認為世界頂尖,特別是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裏,和繪畫作品一樣,法國玻璃界也是流派紛呈、名家輩出。其中,德孔西蒙─勒皮里耶家族就是延續百年的玻璃藝術世家之一。近日,這一家族迄今為止唯一一名女性創作者、三十四歲的藝術家朱麗葉.勒彼里耶(Juliette Leperlier)在上海開啟了她的亞洲首次個展。儘管幼承庭訓,在歐洲大師的薰陶下長大,但這位美女藝術家卻對於中國文化情有獨鍾,大到創作靈感,小到作品的用色,她都毫不諱言中國文化對她影響之深。/大公報記者 張帆 文、圖

  百年世家精品再現

  朱麗葉.勒彼里耶生於玻璃藝術世家,她的曾祖父是十九世紀法國玻璃脫蠟鑄造名家佛朗索瓦.德孔西蒙(Francois Decorchemont)。作為印象派畫家莫奈的好友,弗朗索瓦深受印象派的光影及色彩影響,並一直致力於通過玻璃來呈現繪畫美感。他出生的小鎮孔謝的全部教堂和巴黎聖奧古斯丁大教堂的鑲嵌玻璃,全由他拼貼鑄造。德孔西蒙的玻璃鑄造技藝在孫輩艾蒂安.勒彼里耶(Etienne Leperlier)、安東尼.勒彼里耶(Antoine Leperlier)兄弟那裏得以傳承並發揚光大。兄弟兩人也成為法國公認的國寶級玻璃藝術家。艾蒂安.勒彼里耶正是朱麗葉的父親。

  在這次展覽的起始,也展出了佛朗索瓦.德孔西蒙、艾蒂安.勒彼里耶,以及安東尼.勒彼里耶的各兩件作品,展現十九世紀至二十一世紀的法國玻璃藝術成就。

  雖然是父親的助手,但朱麗葉.勒彼里耶一開始卻試圖逃離脫蠟鑄造這條藝術之路。她表示,在巴黎第一大學求學時,曾嘗試透過研究用不同的藝術媒介創作,遠遠逃離脫蠟鑄造。但她學得愈多,發現自己愈為玻璃所深深着迷。

  經歷多年的掙扎,朱麗葉.勒彼里耶終於決定不再猶豫。二○一四年父親過世後,她繼承父親的工作室,並開拓出自己的創作之路。從技術到創作,朱麗葉.勒彼里耶融合了巴哈的音樂、芭蕾的舞蹈、物理的定律、情感的象徵。她的感受敏銳,思考哲學,創作多元,有外科手術的精準,也有詩人心靈的感性。

  相對於前輩的具象和寫實,朱麗葉試圖讓自己的作品更加詩意,並迎合年輕一代的審美。此次「烈火冰心.永恆的玻璃探索:朱麗葉.勒彼里耶法國玻璃現代詩人亞洲個展」,藝術家以充滿哲學的沉思,獨特詩意的筆調,用極簡的形式、動人的色彩、靈動的線條與造型,為觀眾呈現三十五組作品。她還特別提到,有一些作品的色彩靈感來源於她上一次來上海參觀琉璃藝術博物館,從楊惠姍的琉璃作品中,她找到了顏色的答案。如今,帶着自己的作品回到上海,也頗有藝術追根溯源的意味。

  中國之「氣」啟迪創作

  才過而立之年,又是現當代藝術的創作者,年輕的朱麗葉.勒彼里耶卻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老氣」。即便在中國本土也很少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的針灸和「氣」的概念,已經成為她創作中的一部分。她坦言經常和自己的針灸師傅探討「氣」的問題,這也成為她創作中的一大靈感來源。

  朱麗葉.勒彼里耶說,她一直在追求一種形式、一種動作來呈現流動感。比如,由三個對稱螺旋組合而成的《迸發》,線條流暢,造型極簡,是她本人最喜歡的作品。「這像是一種演變,一種循環,它是靜止的,卻又這樣延續下去。同時,作品造型又像是人體的『基因』,展現的是一種生命的永續。」朱麗葉.勒彼里耶很喜歡這件作品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色彩,可以從中看到一種色彩的漸層過渡,從透明到深沉如黑的藍,顏色的漸近,同時暗示着時間和玻璃流動的軌跡,又像是兩個人的關係,從相識到相知,從淺到深,由淡漸濃。

  「不確定原理」系列作品超越形狀的抽象本質,沒有底座,沒有上下左右之分,造型如同運動中的力量,但顏色卻又在玻璃漿的流動中精準細膩呈現,就像寒冷中的波浪被凍結在時間和空間一般。「海膽」系列則是把釘子放進海膽造型的玻璃之中燒製,讓釘子融合玻璃呈現一種特殊的金屬感與迷人光線,既有美學層面的展示,同時也是異材質結合的創作挑戰。

  策展人、琉璃工房創始人張毅說,朱麗葉.勒彼里耶是琉璃工房歷年來所邀請的最年輕的國際藝術家,但世界上很少有人像她一樣「生於斯,長於斯」,見證了法國玻璃藝術最輝煌的歷史。「在玻璃藝術的世界裏,她已然展開了一個新的時代,有了一個新的聲音。」

  展覽將持續到三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