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絲路上的遊走與相遇/黃虹堅

時間:2018-12-16 03:17:53來源:大公報

  九月中旬,節令入秋。

  這時節香港天氣還濡濕悶熱,西北已是秋風送爽了。去年乘着秋涼,我去了一趟西北。

  這趟西北行,跨過甘肅、青海、寧夏三省,登上青藏高原,穿過柴達木盆地無人區,路經祈連山脈,踏足張掖、敦煌、鳴沙山月牙泉、茶卡鹽湖、情人湖、青海湖等景點,最後落腳西寧塔爾寺,探訪了藏傳佛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我的「西北遊」到此完美收官。這一路相遇了歷史,目睹了西域巨變,領略了雄奇景致,收穫了濃情詩意,浸染了西北水,吮吸了塞外情。

  此行腳下便是兩千多年前,西漢時期開拓的「絲綢之路」。

  這一帶古稱「塞外」。自秦朝起,西邊疆域常有匈奴人出沒。他們自稱胡人,體格健碩,能騎善射,驍勇悍烈。這股勢力對中國疆土的侵擾,造成了國安民生的憂困,被歷朝歷代視為腹患。重兵屯守西域塞外,是一項基本國策。

  公元前一百四十多年,漢朝第七代皇帝漢武帝劉徹坐了江山。他雖被評說「略輸文采」,卻具外交之智和征伐之勇,定下了拓土開疆的戰略大計。他曾二派特使張騫通西域,和洽大月氏國共抗匈奴。只是北破匈奴,最後靠的還是武功。漢武帝派大將衛青與青年大將霍去病兩路夾擊,終把匈奴兵馬趕至蒙古的肯特山脈,匈奴從此瓦解伏匿,西域得以安定。東西南北征戰後,大漢疆域劃定,奠定了中國最初的版圖。

  為大敗匈奴慶功祝捷,漢武帝曾賞賜霍去病美酒幾壜。霍去病未敢獨享,把美酒往肅州的泉水一倒,命手下開懷享受。將士們以頭盔舀酒,仰天豪飲,一時間眼前是一場英雄凱旋的盛宴,「酒泉」之名也因此不脛而走。在史實上,這故事無可查考,也經不起推敲,卻在絲綢之路上代代相傳。它既符合青年將軍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性格形象,也太應合中國老百姓的文化想像了。

  漢武帝一手抓戰爭,一手促經濟,打開了西去的通商國門。當時的國都長安如今的西安是個起點,絲綢、瓷器等商品由此源源不絕運往中東、歐洲、非洲等地。這條漫長的通商之路,匍匐着中國人最初的金錢夢,還有與他國人民和睦相處、共同致富的善念,可謂是當代話語裏說的「雙贏」及「命運共同體」雛形。這「一路」綿延了二百多年,被德國史家首稱為「絲綢之路」。這命名得到和應而載入了史冊,為漢武盛世的歷史木板釘釘了。

  只是後代朝廷對陣兵守疆還不敢大意。到了唐朝,戍邊將士中出現了群星熠熠的邊塞詩人群組:岑參、高適、王昌齡……他們的邊塞詩,捧出衛國熱忱,吟出萬千意象。「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些撒落在絲綢之路上的詩篇,引為千年誦唱,潤物細無聲地滋養了中華民族的情懷。

  被歷史文化敲擊着心扉,我行走西北的一路,心潮逐浪,波波推進。

  但直到「倉央嘉措」的名字漸漸清晰,我才明白,於我來說,這才是此趟西北行的華彩樂段。

  青海湖忽然出現在面前,以她沓無邊際的遼闊震懾了我。

  與只在教科書上讀到的大湖如此親近,忽覺心跳怦怦。她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平均深度二十一米,最深處有三十多米,厚厚的鹽層幾乎取之不盡,何況資源還包括了天上飛鳥和水中游魚,實是天賜寶藏!青海湖面寬如大海,卻是波瀾不驚,只泛微微漣漪。那種遼闊,吸納了湖畔的人喧鳥鳴,生出一種寂靜。遼闊與寂靜既叫人心靜,也叫人微生悵惘。湖水的浩渺灰藍,與同樣浩渺灰藍的天空互相輝映,天湖間瀰漫着一種神秘。面對那片遼闊、寂靜與神秘,便暗生出對大自然的敬畏。

  這兒是六世達賴(1683-1706)的圓寂之地。

  六世達賴是神,也是人,神人之間,他還是詩人情聖。傳世的六十首(也有說七十首的)情詩,耀眼了詩壇,驚艷了世人。他的命運,與一段西藏歷史緊密相扣。讀這段史,便讀出了他的人生。

  誕生在青海塔爾寺的藏傳佛教一代宗師宗喀巴,創立了黃教並確立了達賴、班禪活佛制度,其中的「靈童轉世」,學問更含奧秘。

  其時清朝康熙大帝當政,委派蒙古汗管治西藏。蒙古汗與管理布達拉宮的藏王桑結嘉措明爭暗鬥,勢如水火。五世達賴在宮中辭世的消息,被桑結嘉措嚴密封鎖。他宣稱五世達賴要靜居修行,謝絕了一切謁見拜訪,對外卻以五世達賴之名獨攬大權。

  多年後康熙大帝親征準噶爾地區,平定了噶爾丹叛亂,從俘虜口中得知五世達賴圓寂的消息,於是龍顏大怒,降旨問罪。桑結嘉措這才匆匆把自小選定的轉世靈童召去「坐床」(藏傳佛教繼位典禮),讓他剃度受戎,選定法名,擇日進宮。一切程序的落定只在數月間。

  這時靈童已十四歲。

  轉世靈童便是羅桑仁欽.倉央嘉措。他的名字就暗藏着他命運的玄機。「倉央」在藏文中解作「音律」,「嘉措」則指廣闊的大海,他一生果真就與廣闊的音律世界結下了不解之緣。倉央嘉措「坐床」時已初成青年,有了一些人生體驗。對於倉促成為活佛,用當代話說,他是思想準備不足的。

  達賴所屬的黃教嚴禁親近女色,更別提結婚生子了。

  倉央嘉措的家鄉在藏南宇松烏巴,那兒民眾信仰的是藏教少數派紅教。紅教的清規戎律較少,僧侶可娶妻生子,活得相對自由。那一帶還是歌舞詩詞之鄉,民風開放。入宮之前,倉央嘉措一直受着家鄉風氣的養育浸淫,以他善感之心和詩詞之才,耳濡目染鄉間的氣息,已是情竇初開,生出朦朧的男女之情也就不奇了。何況在傳說中,他在家鄉已有青梅竹馬的女朋友。

  有了這段解說,我們就不難理解倉央嘉措進宮後的鬱悶了。

  倉央嘉措困坐宮中,對誦經禮佛心生厭煩,嚮往世俗生活。他寫的這首詩最能表明他的鬱結:

  曾慮多情損梵文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時時換上民服,戴上假髮,取了假名,流連在拉薩八角街和布達拉宮下的雪村。可以想像一位年輕僧人衝出藩籬,游弋世間的歡愉感動,這些也就是他情詩的源泉。後來他在宮中湖心小島上建了精美樓閣,取名「龍王潭」,邀集青年男女到此歌舞,飲酒狂歡。年輕人演唱着倉央嘉措寫的情歌,把它們帶出宮外,讓它們在拉薩街頭流傳,迎來了民眾的驚嘆與喜愛……

  倉央嘉措就這樣過着佛與人的雙重生活,他糾結,也歡樂。

  傳說倉央嘉措身邊曾出現過一位少女達娃卓瑪,她來自瓊結,貌美聲甜,與倉央嘉措兩情相悅,一起度過了許多美好時光。倉央嘉措認為她乃神之所賜,深深迷戀,常與她幽會。

  於是又有了一個傳說:某個雪天早晨,布達拉宮專管僧侶紀律、職稱為「鐵棒喇嘛」的僧侶,赫然發現倉央嘉措的寢宮門口,有一行女子腳印直通宮外。鐵棒喇嘛大驚失色,但不敢聲張,只嚴處了倉央嘉措的貼身喇嘛。但此時他的內心,一定認定了倉央嘉措的放浪形骸。

  倉央嘉措沒有放棄對情感的熱烈追求,被愛情催生出一首首柔情繾綣、意境優美的情詩。下為一首:

  在那東方山頂

  升起皎潔月

  年輕姑娘面容

  漸漸浮現心上……

  達娃卓瑪的父親不知是出於對布達拉宮的尊畏,還是出於對活佛與女兒關係的不知所措,又或是受到了威嚇,總之,在某個早晨或是某個深夜,他帶着女兒返鄉,永遠在拉薩消失了。

  倉央嘉措一度失魂落魄,沮喪中寫下了懷念愛人的詩句:

  拉薩人煙稠密

  瓊結人兒美麗

  不要再說瓊結瓊結

  我們再也未見……

  這樣一位詩才,最後成了上層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史書記載說在一七○一年,蒙、藏族高層矛盾日深,藏軍首領桑結嘉措被誘殺。康熙收到蒙汗告發桑結嘉措「謀反」的奏摺,那裏捎帶把桑結嘉措擁立的六世達賴也告了,以「不守佛規」之罪稟奏廢除。康熙准奏,派兵押送六世達賴上京執行廢黜。行至青海湖畔時,六世達賴去世,時年不足二十四歲,還是當下說的「小鮮肉」。

  民間行走着另一版本。說六世達賴在那兒悄然逃遁了,改名換姓潛入民間,邊流浪邊傳經,遊歷了青海、甘肅、蒙古、印度等地。其生活異常艱苦,甚至當過乞丐、拉屍人……還有說他遊歷之後,最後落腳內蒙阿拉善南寺,於彼圓寂。

  絲綢之路上流傳着各種版本的倉央嘉措故事,反映出人們對他的喜愛同情,也是由於史料比較稀缺,史實鏈條稀鬆。作為歷史人物,其描述和評價該交由歷史,傳說中的真真假假,已不是那麼重要的了。

  正因有留白,也就留有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創作的天地。如此一位驚世駭俗、在前藏享有至高無上地位、神和謎一般存在的僧人,放任由人去編說每個人心目中的倉央嘉措。歌手把他的詩編成了歌演唱;作家放飛想像寫出了他的故事和小說。現在有關他的各種說法,多源自一些很火的文藝作品。

  但倉央嘉措的幾十首情詩是真切可感的。那些詩裏有男女愛情的美艷眷戀,也有深邃的禪意哲理。它們打開了一扇大門,讓人窺見了藏傳佛教的世界,賦予對出家人新的認知。談及此,必須提到兩位功不可沒的藏詩譯者曾緘和于道泉,他們以獨到的審美眼光及翻譯才華,把字字珠璣的漢詩譯文呈現詩壇。

  倉央嘉措那個年代,影像技術還沒出現。當代畫家把他畫成了一名長髮垂肩、聰慧俊朗的少年。倉央嘉措是受得起這種形象的。

  離開青海湖時正值黃昏,天邊布滿霞彩,柔柔浮雲周邊鍍上了金輝。天上景象投射在湖面上,天地同沐輝煌。佇立天際下,放眼淼淼湖水,彷彿見到遠處年輕詩人倉央嘉措正踽踽走來。他長髮飄飄,袍裾曳地,恰似玉樹臨風,渾身溢散着仙氣。只見他時而低頭沉吟,時而向天放歌。伴隨他身後的,是那片神秘的湖,開闊的湖。

  那一景絕美,感性、動人。

  倉央嘉措的詩魂就這樣在湖邊遊走,告訴行走在絲綢之路的人們一位詩聖情聖的傳奇。他唱着情歌,從昨天走到今天,走到明天,和中國歷史、宗教文化融會在一起,和絲綢之路融會在一起。

  我喜歡絲綢之路上金戈鐵馬的歷史,也喜歡六世達賴的傳說。我尤其喜歡畫家筆下的倉央嘉措,喜歡這個不老傳奇: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我想,此趟西北遠行,即使只為與倉央嘉措相遇,那價值也是逸群絕倫的了。

              

  註:倉央嘉措的詩作及相關史料引自互聯網及其詩集。

  .黃虹堅 香港作家。小說、電影劇本等作品曾獲多項文學獎。代表作有《橘紅色的校徽》、《竹籬笆》、《湖草萋萋》、「香港中學生成長三部曲」系列小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