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慈悲頌》呈現壁畫故事/劉靖之

時間:2018-12-12 03:18:09來源:大公報

  圖:前排左起:王亢、瑪麗亞.基佐尼及朱慧玲

  今年康文署的新視野藝術節推出譚盾的新作《慈悲頌》,於十一月在文化中心音樂廳「亞洲首演」。場刊裏既不說明是哪一類的作品,又沒有作曲者的解說,只表示是音樂會版《慈悲頌》,意味着另有舞台版。筆者上網查閱,「搜狐首頁.文化」的標題是:「敦煌慈悲頌:譚盾新創全球火爆」,報道謂:譚盾的最新歌劇《敦煌‧慈悲頌》在德國德累斯頓音樂節上世界首演,由譚盾指揮慕尼黑愛樂樂團和德國呂貝克國際合唱學校的學員演出——用中文和梵文演唱。首演極為成功,一千八百名觀眾鼓掌十五分鐘。這隊呂貝克國際合唱學校的學員來自十九個國家;在訪問裏,譚盾說:「一聽,嚇傻了,他們的發音之準確、吐字之清楚,哪裏聽得出是外國人唱的。」

  從敦煌壁畫汲取靈感

  譚盾曾多次到敦煌、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博物館、日本奈良博物館。他在大英博物館看到來自唐代的全本《心經》,說:「我聞到它的氣味,想到曾觸摸過它的人,眼淚就不住地流下來」。他還說:「我在拿着這些樂譜時,彷彿自然而然就能聽到聲音流淌出來,成了我作品中的一部分」。譚盾用了三年,從幾千幅壁畫中選擇了六幅來作為《慈悲頌》的六個樂章:《菩提樹下》、《九色鹿》、《千手千眼》、《禪園》、《心經》、《涅槃》。「每一幅畫都代表着一種含義,用這種方式流成一條中華文化的河」。

  敦煌壁畫裏的人物既能歌又善舞、既會彈又會唱,譚盾覺得現代人會彈的不會跳舞,會跳舞的不會唱,看來譚盾希望把《慈悲頌》以歌劇的形式來演出,否則為什麼在場刊上印上「音樂會版」?

  上面有關《慈悲頌》在德累斯頓的首演以及譚盾個人的感受是來自「搜狐」的報道,本應在場刊裏刊登,或請作曲者提供相關資料,可惜新視野藝術節疏忽了場刊的基本功能。

  《慈悲頌》演出陣容龐大,除了香港管弦樂團外,還有「港樂」合唱團五十六人、呂貝克(Lübeck)國際合唱學院合唱團四十人,以及獨唱沈洋(男中音)、Maria Chiara Chizzoni(女高音)、朱慧玲(女中音)、王亢(男高音)、譚維維(原生態女高音)、巴圖巴根(原生態呼麥、敦煌奚琴);另外還有陳奕寧(敦煌反彈琵琶舞蹈員)。

  《慈悲頌》的音樂結構與歐洲大型合唱作品如交響曲裏的合唱、彌撒曲、受難曲等相似,氣勢磅礴、和聲織體豐滿渾厚、節奏複雜,呈現出譚盾所說的那種敦煌味道,尤其第四至六樂章《禪園》、《心經》、《涅槃》。譚盾的配器顯得得心應手、揮灑自如,較《女書》更成熟自然,而「港樂」也圓滿地表達譚盾所期望的效果。簡而言之,譚盾要求甚高,「港樂」高水準地完成任務。其中《心經》與《涅槃》的合唱、獨唱、樂團運用變化多端的節奏,音色、層次來呈現壁畫裏的故事。《慈悲頌》是不是既要聽又要看呢?筆者覺得似乎聽覺和視覺同樣重要,因為音樂是基於敦煌壁畫啟發出來的,因此敦煌壁畫裏的形象和動作能協助觀眾來欣賞、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意念和思維,兩者缺一不可。

  就拿「飛天」為例,譚盾說他從北京舞蹈學院敦煌舞蹈系找舞蹈員,學習如何在舞蹈過程中反彈琵琶,筆者則覺得舞蹈員的敦煌舞蹈不如筆者於一九七九年底在香港新光戲院觀賞甘肅省歌舞團的舞劇《絲路花雨》裏第二場英娘仿敦煌壁畫的《反彈琵琶伎樂天》的舞蹈造型來得優美、富於韻味。由此可見,要將《慈悲頌》編為歌劇來演出,復活敦煌壁畫上的人物、動作等就是巨大、艱難的工程,涉及到考證、歷史等問題,非譚盾個人的時間和精力可以應付得來的。

  作品成熟顯示信心

  在訪問裏,譚盾說他五年前去了敦煌,那次訪問「完全改變了」譚盾,他說:「過去我曾經『憤青』過,搞過很多前衛的實驗音樂。現在我覺得應該要為未來留下點什麼,就像先人們留下了敦煌,藉敦煌與我們交談,我則是用科技和音樂把古老的敦煌,以及現代的文明傳承到未來。在遙遠的未來,只要《敦煌.慈悲頌》響起,我就還在。生命是無限的,《敦煌.慈悲頌》反映了我活着的理想。」譚盾的這段話說明了他終於成熟了,有信心了,不再需要顯示他的聰明才華。筆者從一九七○年代末便開始研究中國新音樂史,一直留意中國作曲家的新作品,包括譚盾的,曾撰寫過多篇樂評,評論他的新作品及演出,如《塤》與《Re》等。在評論《塤》與《Re》的結束段落裏,筆者寫謂:「我曾說過,譚盾要在西方國家生存,為西方聽眾寫作是無可厚非之事,但他的情況與史特拉汶斯基的情況不同——後者的土壤在俄羅斯與紐約的分別不大;但對於前者,中華土壤與紐約就截然不同了。」

  當代作曲家為了要突破,用盡辦法標新立異,音樂不再是表達感情和抱負的媒介,而是顯示個人才智的工具,通過音符發出來的音響是以表演為目的,因此不少當代音樂作品有骨架沒有血肉,有理性但感情貧乏。譚盾十分聰慧,上海音樂學院前院長、作曲家楊立青曾多次對筆者讚賞譚盾的才智。但如果有才智無情感,或有才智卻不全情投入創作,難以成為真正作曲家、藝術家。在創作的生涯上,譚盾還年輕,筆者相信《慈悲頌》是譚盾創作事業上的轉折點,他還有時間創作出傳世作品。《慈悲頌》令筆者想起了江文也的《孔廟大晟樂章》。

  筆者相信,譚盾繼續完善這首樂曲,《慈悲頌》將會是代表中華民族現代精神、有國際水準的一部音樂作品。

  圖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提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