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大灣區巡演兩地藝人獻藝

時間:2018-12-07 03:18:00來源:大公報

  圖:《肩上芭蕾》曾奪得第三十二屆蒙地卡羅國際馬戲節「金小丑」獎

  【大公報訊】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東歌舞劇院和廣東省演出有限公司承辦,廣東粵劇院、香港文化舞劇團及星海音樂學院等單位參與演出的「2018粵港澳大灣區藝術精品巡演」日前在香港沙田大會堂舉行。

  中央駐港聯絡辦宣傳文體部副部長羅江、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李美嫦、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張奕民、中央駐港聯絡辦宣傳文體部藝術處處長彭婕、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楊芷蘭和總經理區玉芳等嘉賓觀看了演出。

  回顧粵港樂壇40年

  此次巡演節目以近年來廣東在全國乃至國際上獲得獎項的文藝精品為主,包括舞蹈、音樂、戲曲、雜技等藝術門類。此次香港站的演出在原有節目基礎上,還加入了由香港文藝團體演出的舞蹈詩《印象.清明上河圖》,香港和內地文藝工作者同台獻演,並開展深度交流。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當代流行音樂以其時尚性、大眾性成為民眾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次專場中的「原創流行金曲聯唱」便挑選了近四十年來粵港流行樂壇具代表性的經典歌曲,並按照時代的脈絡組合在一起,再經過新的編配,配以舞蹈和高科技,從而呈現出新的魅力。

  其中,《彎彎的月亮》是華語歌壇難得的雅俗共賞之作,《萬水千山總是情》譜寫真摯愛情,飽含了粵港人的回憶,它不僅是最早在內地廣為流傳的粵語歌代表,曾被無數藝人演唱、翻唱,至今仍是華語流行歌壇一首經典之作。此次,廣東歌舞劇院獨唱演員,中國音樂「金鐘獎」得主李思音在現場演繹這首粵語金曲。

  此次巡演加入的舞蹈詩《印象.清明上河圖》用中國民族舞來演繹歷史名畫《清明上河圖》,創作了舞蹈詩《清明上河圖》。作品以舞台為畫布,用舞蹈說歷史、講民俗,由香港文化舞劇團藝術總監、編舞家梁國城出任總編導及編舞,史志有擔任作曲,劉迎宏擔任編舞及聯同毛維、孫公偉、劉誠鈞和李拓坤擔當主演,再次現場演繹傳世名畫。

  匯聚大灣區藝術精品

  本次專場以近年來廣東在全國乃至國際上獲得獎項的文藝精品為主,包括舞蹈、音樂、戲曲、雜技等藝術門類,每個節目都體現着各自行當裏面最高的水平。如獲得國家文藝最高獎文華大獎、在國內外巡演超過百場的民族舞劇《沙灣往事》代表廣東舞蹈的最高水平,經典粵劇選段《武松大鬧獅子樓》代表粵劇南派武術絕活的最高水平,《肩上芭蕾》曾奪得第三十二屆蒙地卡羅國際馬戲節「金小丑」獎,如今早已成為廣東對外交流的一張名片。

  專場也匯聚了諸多粵港澳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和傳統文化,舞台設計上力求通過多媒體的呈現,讓大灣區每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和傳統文化得以展示。如開場舞蹈《鼓舞嶺南》就以廣東代表性的高樁醒獅、英歌、錢鼓等民間藝術形式融合廣東音樂,展示了嶺南人勇於創新、追趕潮頭的歡樂情景;民樂演奏《彩雲追月》採用民樂與多媒體影像結合的方式呈現出夢幻般的優美畫卷;廣東歌舞劇院創編的舞蹈《青花瓷韻》靈感來源於廣東出土的南宋時期「南海一號」沉船中出水的大量中國瓷器,其中的青花瓷造型格外精美,舞蹈試圖在中國舞的呼吸身法、典型動作中勾畫出古老青花瓷器的神韻,用現代的編舞手法講述一段海上絲路的中國故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