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大公報最早記述石峁遺址

時間:2018-10-07 03:16:12來源:大公報

  圖:石峁遺址悽惶梁地貌/受訪者供圖

  位於陝北的石峁遺址是中國史前最大的城址,它的發現證明了在四千年前中國北方地區已有早期國家的都城,被譽為「二十一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石峁遺址考古隊副隊長邵晶認為,早在九十年前,大公報就已經報道了石峁遺址,這是國人對於石峁遺址最早的記憶。/大公報記者 李陽波

  作為目前所見中國史前時期最大城址,位於陝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鎮的石峁遺址,以其豐富的遺存和持續出土的珍貴文物,不僅填補了史料記載的空白,更證明了在四千年前中國北方地區已出現早期國家的都城,同時亦對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具有重要意義。而關於石峁遺址考古的開端,目前普遍認為最早的一次專業紀錄是一九五八年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有關「石峁山遺址」的調查紀錄。

  邵晶日前在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實際上,關於石峁遺址的「模糊」記憶,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一九二七年《大公報》的一篇報道,是國人對石峁遺址最早的一段記憶,更有北京大學考古學會和韓壽萱作為見證者,這段歷史記憶應當視為石峁遺址考古調查工作的濫觴和發軔。

  遺址吸引世界考古界

  石峁遺址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北部邊緣,當地曾長期流傳着一種說法,每逢下大雨,山溝裏總會有雨水沖刷出玉器,而在一些石牆縫隙裏,也發現過不少玉器。在歷經一九五八年「石峁山遺址」調查之後,一九七六年,考古學家戴應新再調查神木石峁遺址,發現了一批非常重要的玉器,引起了學界的高度關注。其後經過考古工作者們幾十年的勘探和發掘,發現石峁遺址是一座包含皇城台、內城、外城三重城垣的超大型史前城址,城內面積超過四百萬平方米。規模大於年代相近的良渚遺址(三百萬平方米)、陶寺遺址(二百八十萬平方米)等城址,出土眾多精美的玉器和陶器,是目前所見的中國史前時期最大的城址,一時間震驚世界。更有歷史學家指出石峁古城或是中國上古時期「黃帝」部族或與堯舜禹等重要人物相關的都城。

  不僅如此,石峁古城以其完備的防禦體系、獨特的石砌建築結構、關鍵的地理位置、撲朔迷離的文化內涵和地位,吸引着全國乃至世界考古界的目光。被譽為二十一世紀中國最為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先後榮獲「世界十大重大田野考古發現」、「二十一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等,引起了海內外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二○一七年十一月一日,陝西首部古城址條例正式實施,以立法的形式全面保護石峁遺址。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一些來自陝西「榆林府」的中國古玉在外文論著中頻頻出現。而當時西方的一些中國古物收藏家之間也流傳着一個傳聞:陝北榆林有很多中國古代玉器。一九二九年,時任德國科隆遠東美術館代表的德國人薩爾蒙尼,曾在北京遇見幾個陝西榆林府的農民,並從他們手裏收集到一件長五十三點四厘米的墨玉質玉器「刀形端刃器」,但玉器的具體出土地點和年代一直是個謎。邵晶表示,其實這些玉器就是後來一直被考古界關注和尋找的石峁玉器,也是石峁遺址留在海外的「記憶碎片」。

  報道發現「崔家峁」墓穴

  邵晶指出,大致與此同時,中國的報刊也出現了有關石峁遺址的「模糊」報道。一九二七年七月十六日天津《大公報》刊登一則「陝北發現漢匈奴古物」的報道,此中記述,似有與石峁遺址相關之處。而《大公報》一九二八年一月四日刊發的另一則題為「陝北掘出漢匈奴女王墓」的報道,亦有村民尋獲古玉的論述。

  當時的《大公報》記者在「陝北發現漢匈奴古物」這篇報道中寫到:

  「女王塚墓、為寇堡寨」(北京通信)陝北地處邊陲,與內蒙接壤,古昔夷夏戰場,多在此間。長城環曲綿延,焚台遠近林立,為歷史上邊疆重鎮。迤西有無定河曲折南流,古人雲:「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蓋指此也。近有新由該處來京者雲,陝北神木縣高家堡東十里許有崔家峁山頭,四邊隱有朽腐石牆,中有亂石陶片、牛馬朽敗骨片,該處農人往往撥搜得鐵片、鐵箭頭、玉片、銅帶鈕、鐵馬鐙等物,山頭土呈黑紅色。據本地學者雲,此係昔時匈奴南犯之酋王壘寨,距此山頭迤南三里,有古塚四五處,墓峰高若丘陵。有農人康某竊發掘一處,墓穴深闊若洞,發現刀、槍頭、弓、箭頭等鐵兵器多種,殉葬牛羊馬骨、雕刻玉石牛馬駱駝羊及佩物甚多,並有金綉衫一襲,係金絲織製。據該處一般人雲,此曾為匈奴女王葬處。惟康某恐官廳懲罰,畏罪潛逃。北大考古學會得此消息後,業已轉囑神木學生韓益生旋裏調查。候得確實報告後,將派人前往考察,以為考究古代匈奴生活、習慣、心理之材料也(十五日)。

  作為石峁遺址考古隊副隊長,邵晶長期在神木高家堡鎮石峁遺址工作和生活,對當地相關情況比較熟悉。因此,在對神木友人范先生提供的這篇《大公報》報道進行分析後,邵晶似乎突然從中看到那段九十年前石峁遺址的模糊影像。邵晶表示,《大公報》是迄今發行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也是一九四九年以前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報紙之一,這篇詳盡的報道,在當時應該也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邵晶告訴記者,報道中所提及的北大考古學會,即北京大學考古學會。該會成立於一九二三年五月,初名「古蹟古物調查會」,由馬衡擔任會長,參加者有容庚、陳垣、李石曾、葉瀚、李宗侗、陳萬里、沈兼士、徐炳昶等人。學會計劃從調查入手,「並為發掘與保存之預備」,其主要活動包括參觀朝鮮漢樂浪郡古墓發掘,調查北京西郊大宮山明代古蹟、洛陽北邙山出土文物以及甘肅敦煌古蹟等。

  二○一七年,求學於北大、執教於北大的著名考古學家嚴文明,曾在「北大記憶:從物理學到考古學」訪談錄中提到:「在(北大)考古專業之前的很早,北京大學就設立了考古協會。」嚴文明提到的考古協會應該就是北京大學考古學會。根據《大公報》報道顯示,北大考古學會得知相關線索後「轉囑神木學生韓益生旋裏調查」,還「候得確實報告後,將派人前往考察,以為考究古代匈奴生活、習慣、心理之材料也。」這正是北京大學考古學會成立初衷和務實作風的完美註腳,也是學界前輩們專業精神的真實紀錄。

  對於報道中所說的韓益生,邵晶認為,應該就是在中國博物館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韓壽萱。韓壽萱字蔚生,神木高家堡人,一九三○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國文系;一九三一年留學美國,先後在華盛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物館學,獲碩士學位;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六年,任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遠東美術部中國美術研究員;一九四七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一九四八年籌辦北京大學博物館專科,任主任;一九七四年十一月在北京病逝。而其中的一九二八年,正值韓壽萱北大求學期間,所以韓壽萱正是《大公報》報道中的「神木學生韓益生」,是北大考古學會派往神木縣高家堡開展野外調查工作的最佳人選。

  報道提及石峁女王墳

  對於遺址的確切地理位置,當年《大公報》報道中記錄的是崔家峁,但在現今地圖上,高家堡鎮周邊十里範圍內均不見「崔家峁」之村名、地名,邵晶認為這可能是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撤村併村」有關,被撤掉了。而根據一九八一年的陝西省地圖冊,以及當地村民的描述,邵晶在原崔家峁村周邊山峁上進行實地調查後,並不見報道中提到的種種明顯跡象,反而在距離崔家峁西南約三公里的石峁遺址各山頭上,隨處可見「朽腐石牆、亂石陶片、牛馬朽敗骨片」,當地村民生產生活中撿到各類「玉片」的現象也十分普遍。而報道中「山頭土呈黑紅色」的描述,與石峁遺址特別是皇城台周邊的土色現象高度一致。因土層內包含大量紅、黑色燒土塊及木炭和燒灰,皇城台周邊的土色多呈黑紅色,夏日雨後,尤為明顯。又據形為「壘寨」的外觀描述,因而,邵晶認為當年《大公報》報道中的崔家峁山頭應為石峁山頭之訛,報道中描述的主體位置就在今石峁遺址皇城台區域。

  而對於報道中「距此山頭迤南三里」的「古塚」所在位置,邵晶表示應是今石峁遺址外城東門北約三公里處的悽惶梁山頭。該地點至今仍有一座高大的圓形夯土「墩台」,以南不遠處還有三座土丘,鄉人呼為「女王墳」,雖無悽惶梁墩台高阜,但遠遠觀之,確如陵丘。除地形地貌的描述非常相似外,關於悽惶梁和女王墳的盜掘細節,雖時隔三十年,但一九五八年的調查紀錄仍與當年《大公報》報道有很多相似之處。除了基本信息相似,據一九五八年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紀錄:康姓村民盜出玉牛、玉羊、玉魚等。而一九二八年《大公報》另一則報道中亦有「康某兄弟」盜掘的描述。

  可見,《大公報》報道所說的古塚應係今悽惶梁至女王墳一帶。而根據石峁遺址考古隊現場調查,上述區域確有盜掘現象,根據盜洞口的跡象觀察,女王墳土丘下有一座石板券頂的墓室,悽惶梁墩台東側盜洞下,也有一座遼金時期帶有壁畫的石板壘券而成的墓室。「隨着這些信息的逐步清晰,報道中所說盜出的各類兵器和殉葬牛羊馬骨的現象也就有了依據。」但是對於金綉衫的說法,邵晶認為可能是誇大之詞,也不排除金屬鎧甲的可能性。

  據邵晶介紹,女王城、女王墳的地名描述在石峁遺址一帶甚是流行,他二○一二年初到石峁,即有鄉民告知,石峁是座女王城。還詳細講述了親為姐妹的兩位石峁女王嫌隙不和、矛盾衝突引發內部動盪,「南蠻」趁機毀城盜寶的精彩故事。二○一三年考古調查行至外城東門北約三公里即所說女王墳地點時,見數座土丘拔地而起,甚為疑惑,路遇牧人,隨口而出「女王墳」。

  而關於石峁與女王的關係,最早見於何處記載,邵晶一直縈繞心頭,他在一九八二年註釋的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年)《神木縣志》中看到,其對「宅門墕堡」註釋曰「尚有故城遺跡,俗傳是女王城。」因而一九二七年《大公報》的這份珍貴報道再次證實了鄉民對石峁(皇城台)是女王城的口口相傳。在幾十年的考古歷程中,石峁遺址帶給國人太多的驚喜。邵晶向記者表示,雖然模糊和零散,但一九二七年《大公報》的報道應當視為石峁遺址考古調查工作的濫觴和發軔。而今年,距這篇報道發表逾九十年,距一九五八年石峁山遺址調查一甲子。邵晶亦期待石峁遺址考古工作在二○一八年再有佳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