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矚目多倫多電影節\王勛

時間:2018-09-25 18:55:15來源:大公報

  圖:《羅馬》在多個國家的戲院公映,可算是一次片商、影展及觀眾的三贏

  第四十三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九月十六日閉幕,雖說電影節設有「平台」(Platform)單元的競賽部分,但該部分今年只是第四屆舉行(以往的多倫多電影節只是觀摩性質),而且競賽影片的導演均為較年輕的電影人,因此矚目程度絕對不能跟三大影展(康城、柏林、威尼斯)同日而語。綜觀本屆的影片,最受關注的仍屬荷里活大製作及威尼斯剛出爐的得獎影片,就讓筆者跟大家品評大熱作。

  平穩登陸 《羅馬》三贏

  若果要選今屆多倫多電影節最受寵愛的一部電影,一定非《登月第一人》(First Man)莫屬。這部由《鼓動真我》(Whiplash)及《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年輕導演戴美恩查素爾(Damien Chazelle)執導的作品,剛在威尼斯以開幕電影的姿態出現後,便在多倫多幾乎每晚放映一場,相比普遍電影的三、四場放映,多達三倍以上。

  《登月第一人》講述美國首位太空人岩士唐,從一九六一到六九年以屢敗屢戰精神,最終成功登陸月球的過程。導演查素爾花了不少篇幅刻畫岩士唐跟太太疏離的感情關係,及因喪女而無法忘懷的傷痛,可惜這些段落都拍得較乏味,難以讓觀眾投入其中。當然,重頭戲的登陸月球以IMAX拍攝,算是拍出氣勢,但對熟識登月歷史的觀眾來說,亦非什麼意料之外,或令人嘆為觀止的片段。而多場的火箭升空戲,為求實感而令鏡頭不停搖晃,也略嫌矯枉過正。

  今次查素爾採用了較具實感的拍攝手法,製作上一絲不苟,片中的場景設計與美術指導尤其出色,完全重塑了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平民以至太空總署的生活面貌,連攝影效果亦模仿了當時電影的顏色與質感。可惜導演在敘事與拍攝手法上也頗為傳統,特技上更無甚發揮,其中不少場面也受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影響,致敬的同時卻未有超越此五十年前經典的嘗試與膽量,只能算是一次保守平穩的實習,予人雷聲大雨點小之感。

  多倫多電影節過了一周後,最多人談論的作品必定是剛在威尼斯奪得最佳電影金獅獎的《羅馬》(ROMA)。本片由墨西哥金像導演艾方素卡朗(Alfonso Cuaron)掌舵,是他從荷里活回歸墨西哥拍攝的首部作品。影片的投資方Netflix這兩年大展拳腳,卻一而再遭受康城排擠,終在威尼斯奪得首個國際影展的最佳電影獎,算是贏了一仗。不過話說回頭,Netflix對這部《羅馬》的上映策略也比以前寬鬆了,據稱本片除了在Netflix平台上播放外,還會在多個國家的戲院公映,因此也可算是一次片商、影展及觀眾的三贏。

  這部全黑白以菲林拍攝的影片,講述一個中產墨西哥家庭的瑣事,重點則落在其外籍傭工身上,她的毫無主見、任勞任怨性格,令全家上上下下也非常喜愛,卻因而令她情感受挫,也有她捨身救人的場面。導演卡朗以大量的橫移鏡頭,呈現一個家庭的日常,其超美的攝影與緩慢的節奏,予人觀看家族相簿的感覺,在懷緬中滲透出韻味。可惜導演對角色性格及相互的關係描寫不多,大部分角色皆缺乏刻畫,令影片略嫌表面,深度不足。

  卡朗以往曾拍攝《末代浩劫》(Children of Men)及《引力邊緣》(Gravity)等片,最擅長一鏡直落十數分鐘的長鏡頭。在《羅馬》中,他也大量使用長鏡頭,三場重頭戲也以此為噱頭,觀眾除了讚嘆他的拍攝技巧超凡外,也可見他以長鏡頭凝聚戲劇張力的能耐。可是,若相比其他長鏡頭大師如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及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而言,則顯得其長鏡頭懸疑驚慄十足,層次與思考則欠奉,故此他可以說是匠氣十足,卻跟大師之名相距甚遠。

  坦白有趣 不留情面

  在劇情片以外,今屆的紀錄片也有相當分量。很有趣的是,一眾紀錄片大師也在現今的國際政治局勢下,以電影回應美俄政治形勢,拍出了不同角度切入的上乘作品。

  二○○四年憑《華氏911》(Fahrenheit 9/11)奪得康城最佳電影金棕櫚獎的米高摩亞(Michael Moore),當年以尖酸扭曲的手法,論盡小布什時期美國政府的各種問題,其中當然以911事件為焦點。如今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台,米高摩亞固然摩拳擦掌,拍出《華氏119》(Fahrenheit 11/9)。影片由美國總統大選開始,追溯特朗普當選的原委。全片仍極盡嬉笑怒罵,語不驚人誓不休,好此道者應該相當滿意。影片表面看似要批評特朗普,其實對他的批評跟普遍的新聞報道沒兩樣,反而慢慢將矛頭指向奧巴馬及過去四任總統,甚至批評民主黨自掘墳墓,咎由自取。

  無獨有偶,紀錄片大師艾路摩里斯(Errol Morris)也想窺探特朗普政府的內部運作,卻找來了特朗普的「前國師」班農(Steve Bannon)問個究竟,拍攝了《美國戒條》(American Dharma)。班農曾是紀錄片導演,今次由愛國電影講到政治主張,坦白之餘不留情面,有趣非常。

  另一方面,俄羅斯導演曼斯基(Vitaly Mansky)在二○○○年曾接受普京邀請,代表其參選團隊拍攝了普京的競選總統過程,最新紀錄片《普京的證人》(Putin's Witnesses)就以當年未曾公開的片段剪輯而成,如今多年後看來,一切有跡可尋,而當年普京團隊成員也一一叛變,當中不無原因。而德國大師華納荷索(Werner Herzog)也完成了紀錄片《跟戈巴卓夫會面》(Meeting Gorbachov),從前蘇聯的興衰映照戈巴卓夫的一生與政治理念,跟《普》片可謂相映成趣。

  (多倫多電影節2018下篇,上篇刊於九月十三日「影展直擊」版面。)

  本文作者為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總監及資深影評人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