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米芾《苕溪詩》卷劫後重生

時間:2020-09-02 04:23:18來源:大公報

  圖:北宋米芾行書《苕溪詩》卷(局部),紙本,縱30.3厘米,橫189.5厘米

  在中國書壇堪稱國寶的傳世作品中,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的行書《苕溪詩》卷不容忽視。它不僅被後世書法家追捧和競相仿效,而且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劫難史。《苕溪詩》卷為宋元佑三年米芾書自撰詩,共三十五行,二百九十四字。據記載,此卷在民間流傳九百多年之後,於二十世紀初遭到最為嚴重的劫難。清朝滅亡後,《苕溪詩》卷被末代皇帝溥儀攜至長春市,與眾多的國寶級文物一同置於偽滿洲國偽皇宮的小白樓內。偽滿政權臨覆滅時,溥儀出逃,看守小白樓的士兵便乘機蜂擁而上,將傀儡皇帝來不及帶走的大批古代珍玩豪搶一空。由於侍從、士兵多沒有文化,所以他們先搶金、玉,再搶字畫,古籍善本則肆意踐踏,毀之無數。《苕溪詩》卷自然難逃厄運,遭到無情破壞……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一名東北小伙兩次來到國家文物局定點單位──北京榮寶齋,送來兩包「破紙片」,當中有不少國寶書畫,米芾《苕溪詩》卷亦在其中。原來這些國寶殘片是這名東北小伙子的父親丁征龍於一九四五年九月在長春街頭購得。回家路上,同行的三人中,有一個叫駱大昭的,殺死東北小伙的父親丁征龍和另一個同伴。法網恢恢,駱大昭最終被繩之以法。

  這個浸有鮮血的包裹被東北小伙的母親收藏十八載,雖然家境貧窮,她本人亦不甚懂得這些碎紙片有何重大意義,然而她始終妥善保管這堆紙片,沒有出售換錢,最後將其獻給國家。當時文物界高度關注並傾注最優勢力量對《苕溪詩》卷進行復古修繕,《苕溪詩》卷也就得以重生,古書畫鑒定家張珩臨終前曾說,能親見《苕溪詩》真跡,「這輩子行了,死了也值得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