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故宮宋瓷婉約自然

時間:2019-04-10 03:17:15來源:大公報

  圖:宋影青雙獅枕

  在英文中,「中國」與「瓷器」是一個詞,自十五世紀時就傳入歐洲的瓷器以沉靜的色彩、透明的胎體、優雅的圖案、精巧的形狀,凝聚着中國文化的豐富信息,展現中國人的審美追求。宋代是中國陶瓷業發展的鼎盛階段,宋瓷代表着中國瓷器的最高水平。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陶瓷三十餘萬件,其中宋代鈞窰出戟尊、影青雙獅枕、耀州窰瓷塑像皆為宋瓷精粹。

  大公報記者 陳旻(文)

  宋瓷之美,美在質樸、收斂、溫厚和含蓄。文物專家認為,宋瓷是中國陶瓷藝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承載着中國文化精髓的道家美學思想「道法自然」,認為無所用心的、自然而然的表達方式正能契合客觀事物的自然天性,從而達到主客體的自然交融,自然無為便成為人類社會和宇宙萬物存在、生存和發展的最高法則。

  「道法自然」 天然雕飾

  宋瓷在造型上,承接了青銅器的藝術特點,並去掉了青銅器上繁縟的裝飾,歸納成簡練的線條,使器型顯得更加流暢,器物古樸典雅,宛如天成。這種簡潔明瞭、自然流暢的表達方法體現宋代瓷器以物說「道」的法用。

  在道家美學中,最美的就是最自然的,最高的審美標準和境界就是合乎自然之道,體現出素樸自然,恬淡無為。追求渾樸淡雅和樸素自然之美成為美的標桿和典範,藝術創作達到了渾然天成的境界,深化了「自然天成」的審美情趣,這一審美情趣在中國美學史和中國藝術史上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藝術趣味和風格即為「平淡」。自然且平淡成為歷代許多藝術家們所追求的審美。

  宋代出現了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窰,其中以定窰創立最早,始燒於唐,以其刻花、畫花、印花紋樣裝飾而聞名,汝、官、哥、鈞各窰則以造型和釉色作為美化瓷器的手段。汝瓷釉如堆脂,鈞瓷銅紅窰變色釉絢麗多彩,官、哥窰器的開裂紋片,龍泉青瓷釉色之美,景德鎮青白瓷的色質如玉,耀州瓷的犀利刻花等,都成為後世追求模仿的典範。

  河南鈞窰戟尊 靜雅月白釉

  「夕陽紫翠忽成嵐」,是古人用以形容鈞窰窰變釉色的美妙詩句。那月白、天青、天藍、紫紅、海棠紅或單一或錯綜掩映而呈現絢麗多彩的釉色,無一不是美至極致,令人嘆絕。

  故宮博物院藏的這件出戟尊是北宋鈞窰的名作,為宮廷陳設用瓷,明清兩代為皇室珍藏品之一。此尊,高32.6厘米,口徑26厘米,足徑21厘米。尊造型仿古銅器式樣,喇叭形口,扁鼓形腹,下呈以外撇圈足。頸、腹、脛之四面均塑貼條形方棱,俗稱「出戟」。通體施月白色釉,釉內氣泡密集,釉面有鬃眼。器身邊棱處因高溫燒成時釉層熔融垂流,致使釉層變薄,掩映的胎骨呈黃褐色。

  傳世宋代鈞窰瓷器以各式花盆、花盆托最為多見,出戟尊較為少見。與此尊相同的器物共有9件流傳於世,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台北故宮博物院。宋代鈞窰月白釉出戟尊居多,其中以北京故宮博物院此件藏品為魁。

  據專家介紹,這件出戟尊的造型設計特點,表現在組成尊體的外部輪廓線,自口、頸、肩至足部,均用微曲線勾勒。在長短不一的線型中,不見硬挺的直線,沒有棱角明顯的折線,也看不到大弧度的曲線,就連着意表現的小折肩部位,都是以細微曲線形成似折非折的弧度。柔韌的線型賦予高大的尊體以圓潤、飽滿、渾厚的風韻,貼在頸、腹、足部的對稱式戟,使器型於渾厚中見古拙。徑度與口徑相若的喇叭形圈足,又增添了莊重感。此尊堪稱為集雄渾、古樸、端莊於一體的完美造型,而覆蓋在尊體上的勻淨月白釉,以其淡雅的色彩、含蓄的光澤,別賦尊體雍容博大的氣韻。

  鈞釉美,在於色彩豐富又以其複雜交錯的變化展現出詩意唯美的審美意境。考古專家表示,九百年前在缺乏先進的科學技術設備的條件下,鈞窰工匠通過對釉中氧化鋁氧化鉛含量的控制,成功地配製出分相釉,致使鈞釉產生美妙而理想的外觀效果,是非常了不起的創舉。覆蓋在出戟尊尊體上的優雅、瑩潤的月白色乳光釉,是鈞窰工匠純熟的配釉技藝的結晶。這件完美的鈞窰出戟尊,當是集成型、配釉、燒窰諸工藝之大成的傑作。

  影青雙獅枕 堪比青白玉

  瓷枕是中國古代的夏令寢具,因具有涼爽怡人之功用,頗受人們喜愛,宋、金、元時期一度廣為流行,南北瓷窰均曾大量燒造。宋代是瓷枕發展的興盛時期,瓷枕在作為日用品廣泛流行之外,更是藝術品,集造型、繪畫、書法、文學於一體的工藝品。人們在各式各樣的瓷枕上繪畫書寫,用多彩多姿的裝飾紋樣寄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宋代景德鎮窰燒造的青白瓷枕,顏色淡雅,釉面光潤,堪與天然青白玉相媲美,當時即被人們稱作「玉枕」。南宋詞人李清照《醉花陰》中「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句中,「玉枕」即指當時景德鎮窰燒造的青白瓷枕。可見,青白瓷枕在當時風靡一時。

  故宮博物院所藏宋影青雙獅枕,高15.5厘米,長17.5厘米,寬13厘米,出土於湖北漢陽宋墓。此枕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枕面為如意形,中心內凹,刻飾纏枝蓮紋;中部為凸雕雙獅戲球;下部為腰圓形枕座。胎體厚重堅硬,除底部外,均施影青釉,釉色光潤淡雅,有青白玉般的質感。枕的紋飾以簡化的獅紋為主題,匠師在刻紋時,不求形態的逼真,而是從總體上把握對象的神韻,刻畫的線條凝重而又豪放,具有典型的宋代瓷器裝飾風格,是影青瓷的代表作品。

  「影青」是宋代具有獨特風格的釉色品種,瓷質潔白,釉色青中現白、白中顯青,在景德鎮瓷器生產中佔有主要地位。宋代景德鎮「影青」的出現目的是燒製出青白玉的結果。青白瓷不僅釉色與青白玉的色澤近似,而且質感也與青白玉相像,從而青白瓷博得了「假玉器」的稱號,在江南地區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形成了「青白瓷系」。

  考古專家介紹道,此件瓷枕製作工藝精巧,在長圓形底座上雕塑成兩隻獅子狀,其上承以花瓣形枕面,面上印有花紋。運用雕塑、刻畫、戳印圈點等技法,形象十分生動。這件雙獅枕造型奇特,兩隻獅子首尾相接,姿態雄健生動,尤其是此件雙獅枕通體影青釉,釉面勻淨,更增玉質感。是一罕見難得的文物。

  耀州窰瓷塑像 塑藥王傳神

  宋代是中國陶瓷史上空前繁榮的時期,當時瓷窰遍布全國各地,以產品工藝、釉色、造型、裝飾所共有的特色,形成了各自的瓷窰體系,如定窰系、耀州窰系、鈞窰系、磁州窰系、龍泉窰系、景德鎮青白瓷系。

  中國古代的製瓷業至唐代出現了「南青北白」,耀州窰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創燒於唐代的耀州窰影響廣泛。耀州窰在今陝西省銅川市,窰址以黃堡鎮為代表。北宋是耀州窰的鼎盛時期,據記載且為朝廷燒造「貢瓷」。耀州窰青瓷的主要特點:紋飾刻得非常清晰,帶有北方人爽利的性格特點,史籍上記載又叫「刀刀見泥」。

  耀州窰瓷雕塑作品傳世與出土甚少,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尊宋代耀州窰燒造的青釉人物塑像,維妙維肖。塑像高46厘米,底徑105厘米,通體施青釉,青中略顯黃色。塑造的是一位中等身材的佇立男像。昂首挺胸,雙目炯炯有神,凝視前方,兩腮微鼓,雙唇緊閉,沉穩自信,氣定神閒。人物頭戴蝴蝶結飾物,身披由樹葉連成的長衣,左手托葫蘆寶瓶,右手執草葉於胸前,腰間繫一布帶,布帶繫蝴蝶結,赤足立於圓托上。通體施青釉,釉色泛黃,整體造型高大,生動傳神,顯露出耀州窰陶匠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和製瓷水平的高超,這尊瓷塑作品為耀州窰中不多見的大型瓷塑作品。

  據考古專家介紹,傳說黃堡鎮舊有藥王廟,供奉唐代名醫孫思邈,孫思邈是耀州孫家人,他精通醫理、諳知藥物,對於中草藥的採集、栽培都有很大貢獻,後人奉稱他為「藥王」。中國醫學史上被尊稱為「藥王」者雖有多人,但唯有唐代醫藥學家、思想家孫思邈享譽最廣,影響最大,受到醫學界和民間的廣泛推崇,為他舉辦紀念活動也最為習常。專家說,孫思邈所在的陝西耀縣緊臨銅川,大名鼎鼎的孫思邈自然會成為宋代耀州窰工匠的創作素材。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