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南博陶苑菁華呈現世情風貌

時間:2019-03-27 03:17:14來源:大公報

  圖:江蘇古代文明展廳內展陳的陶俑

  以土燒製成的陶器,是人類創造的最古老的手工藝製品,亦是人類最早的生活用具。中國古代陶藝既是一部藝術史,又是一部社會生活史,透過古代陶藝,可以直接感觸到中華文明古國的時代精神。在南京博物院所擁有的四十三萬餘件(套)各類藏品中,中國古代陶藝數量龐大,品類繁多,集實用與美觀於一體。西漢彩繪陶旗亭、六朝紅陶飛鳥人物罐、南朝陶女俑,皆為古代不知名的雕塑藝術家們,以明快細膩的藝術手法塑造,所傳遞的古代建築的法式、神話傳說的附會、人物的裝扮等,直接呈現了當時人類社會的生活面貌,以藝術形式反映了中國人的心靈世界。\大公報記者 陳 旻 文、圖

  一九七三年七月,江蘇徐州北郊鳳凰山西漢崖洞墓出土了一件罕見的彩繪陶旗亭,同時出土了陶女俑、陶罐、陶缽等文物三十餘件。根據此規模中等的墓葬,考古學者推斷,墓主人為一位男性中小官吏。

  此彩繪陶旗亭在考古發掘品種尚為初見,出土後立即引起考古學界的高度關注。據南京博物院介紹,這件器物形狀奇特:其外形似亭,但有樓,施彩繪裝飾。器高二十四點五厘米、麵寬十四點五厘米。亭作四方形,每面形式完全相同,其中部皆設有一長方形的門洞,大小相等,互相對稱,但均未另設門扇。整個牆面繪塗灰色,隱約可見原有的彩繪裝飾,可惜已剝落。門的兩側,各繪有站立的武士兩人,皆頭戴盔,身穿長袖寬衣,手持武器,雙目炯炯有神,甚是威武。

  西漢彩繪陶旗亭 為罕見「市樓」

  由於武士眉、眼、鬚、嘴等細部都用墨線勾出,又填以紅衣、黑盔,使個個武士形象生動逼真。門的上方掛有由朱紅色填繪的連弧形垂幔。垂幔之上配置扁長方形,內雕菱紋裝飾。四周長方形邊框塗以白色,框內菱紋滿填朱紅色。文物專家認為,這種建築裝飾,應該是宋玉《楚辭.招魂》中所說的「網戶朱綴,刻方連些」的具體形象。

  亭的頂部建築為三屬重簷,呈四阿式,由下而上,層層縮小,每層頂面皆塑有瓦脊和瓦壠,為瓦灰色。瓦當為圓形,塗紅色顏料。整個建築高度不一,底層較高,而第二層、第三層樓房部分較矮,室內面積小於底層,無窗,四壁敞開。從樓房的外牆所塗白色方框看,它亦與底層的灰牆有明顯的區別。最高一層的頂部正脊,在其兩端鑿有小孔,可能是插旗桿的地方。文物專家表示,根據形制特徵看,這件彩繪陶旗亭,無疑是件西漢時期的「市樓」模型。

  市樓,又稱市亭,或稱旗亭,是中國古代市井內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市樓是古代都市商業區內特設的行政管理機構,其建築形式有似亭非亭的特點。

  漢代是中國封建社會鞏固和發展時期。由於漢初推行休養生息政策,生產力得以迅速發展。經「文景之治」,到武帝時,全國已出現司馬遷在《貨殖列傳》中所表述:「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自京師東西南北,歷山川,經郡國,諸殷富大都無非街衢五通,商賈之所臻,萬物之所殖者」的局面。當時除了首都長安設有九市外,各郡邑亦都設市。

  文物專家說,這件徐州出土的西漢「彩繪陶旗亭」,屋頂正脊上原有兩個小孔,可能就是豎旌旗,以作為開市或閉市的信號。從此意義上說,這件市樓,應屬於旗亭(樓)建築。為了便於「俯察百隧」,樓房作二層,即所謂「市樓皆重屋」,可以居高臨下,極目遠望,以觀察、監督樓下四周的商賈買賣活動情況。文物專家強調,此西漢「彩繪陶旗亭」是目前唯一發現的「旗亭」實物,極為珍貴,它不僅證明西漢時代彭城(今徐州)商業發達的狀況,而且為「旗亭」建築的一種形式提供物證,彌補了文獻記載的失缺。

  另據文物專家介紹,「旗亭」之所以不是墓葬中常見的隨葬品,應與墓主的身份直接有關。這座墓葬中出土的三十餘件隨葬品,其中部分如銅鐎壺、鐵劍、銅帶鈎等當屬死者生前使用的實物;另一部分,如陶女俑、陶井、包括這件彩繪陶旗亭等,無疑都是死者生前擁有的。由於死者希望像生前一樣生活,除了需要如女傭一類僕人侍候外,旗亭當是他視為生前權力的象徵,一切「榮幸」的所在,故亦被隨葬。

  東吳飛鳥人物罐 糅合佛道儒

  一九五五年,南京中華門外趙士崗吳墓出土了一件東吳時期的紅陶飛鳥人物罐,同時出土的有東吳鳳凰二年(公元二七八年)鉛地券,這件紅陶飛鳥人物罐便成為有明確紀年的中國早期堆塑罐的代表。

  在江蘇古代文明展廳內,紅陶飛鳥人物罐被突出展示,在燈光的投射下,散發着悠遠神秘的光澤。紅陶飛鳥人物罐通高八十四點三厘米,腹徑二點八厘米。胎色深紅,釉色淺綠,已剝落不清。上有圓蓋,四周有劃紋。罐上部有四小盂,正面有雙闕,其中為門簷,四周堆塑十二尊人像,均拱手交叉於胸前,罐下部堆貼九個鋪首銜環、兩個人首鳥身、一對鳳鳥、一隻獅子以及一人騎在一隻獸上。

  據南京博物院文物專家介紹,這一類堆塑罐是六朝時期獨特的隨葬品。有的稱穀倉,有的稱魂瓶,有的陶製,有的瓷製,但其造型基本是罐形平底器,口沿以上部分,堆塑樓閣、人物、飛鳥、走獸,有的還有佛像、孝子守靈,龜蚨馱碑等;它的腹部有的素面無紋,但大多數模印和堆貼各種飛禽、走獸或佛像、鋪首等,這種罐形器有的本身有紀年銘文,有的有伴出紀年磚或地券。值得注意的是,它們除了在時代上僅限於東吳到西晉,在地區分布上亦僅限於長江中下游的江浙和江西、安徽邊緣地區,內地現共出土四十四件,其中江蘇出土十九件。

  六朝時期,豪門地主佔有大量土地,並有許多田園別墅,這些士族大地主多集中居住在今江蘇、浙江一帶,文物專家說,堆塑罐的出土地點僅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特別是在江蘇、浙江一帶發現,可以推測與江南集中了很多的大地主莊園是分不開的。堆塑罐上的亭台、樓閣、門闕、飛鳥等,反映了士族地主日常奢華的莊園生活。

  由於要在不到六十厘米高的罐上,進行各種堆塑、印貼的工藝,一定得是十分熟練而技巧高超的工匠才能完成,其工序相當複雜,製作成本高昂,因此絕不是一般平民所能辦到的。文物專家認為,可以確定其墓主人身份應是當時的大地主、官僚統治階層莫屬。

  紅陶飛鳥人物罐還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宗教信仰,這件具有多種內容的堆塑罐上所反映的意識形態,糅合了佛、道、儒三家思想。佛教從東漢末傳入中國後,到了六朝盛行各地,東吳首建建初寺於建鄴(今南京),至西晉時已普遍傳播。這件堆塑上有十二人像,拱手交叉胸前,作祈禱施禮的形象,似為僧人,儼然禮佛的場面。罐的腹部所堆貼的鳳鳥、獅子和人首鳥身等形象,或象徵吉祥與長壽,或可以表現「跨巨鯨,御長風,羽化登仙,遨遊環宇」的縹緲意境,當是當時道家思想在士大夫階層中流行的寫照。

  文物專家說,六朝時期,佛、道、儒的各種思想集中反映在這件堆塑罐上,還體現在有墓主人生前擁有高大的樓閣庭院和儲藏糧食的倉,並有為他們消遣娛樂的樂舞百戲,有供他們精神寄託的宗教崇拜儀式。他們死後有孝子哀祭,還有各種神禽異獸,作為他們死後靈魂升天,羽化登仙的象徵。一切無非都是在慰藉死者,幻想他們在另一個世界同樣享用。

  這件器物把空中的飛鳥、地上的走獸、神遊天宇的幻想與人間生活融為一體,既有寫實性又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加之複雜的成形工藝、明確的紀年,實為穀倉罐中的珍品,是研究六朝社會政治、經濟、建築的實物資料。

  南朝陶女俑 首現「飛天紒」

  俑是古人用來陪葬的「明器」。奴隸社會末期,隨着生產力的發展,人的勞動更為需要,把人殺殉無疑是白白浪費了勞動力。於是開始用「俑」來代替活人陪葬,以俑陪葬的風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十分盛行。

  一九六○年四月,江蘇省文物工作隊南京分隊,在南京西善橋發掘太崗寺新石器時代遺址,在距離遺址的六百二十米處的基建工程中,意外發現一座東晉至南朝宋帝王陵。此墓在宮山北麓下,雖然墓門和墓道被破壞,但墓室完整,仍可看出它的全部建築結構。考古人員按部就班地隨墓葬進行了清理,卻在墓室中部意外發現南北兩壁,整齊地拼嵌着《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同時在棺座前發現了這件陶女俑。由於該墓早年被盜,女俑有殘損。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在二○○一年被評為中國二十世紀一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由於這座墓的壁畫珍貴,這件陶女俑也引起了中外考古界和藝術界的重視。據考證這座墓的主人,可能是劉宋皇室的皇族。

  這件南朝劉宋時期的陶女俑,高三十七點五厘米,塑造得眉目娟秀,削肩細腰,為典型的南方女性。她頭梳高髻,兩鬟抱面,身穿束腰微露足尖的長裙,面帶微笑,拱手而立,溫婉優雅。

  南京博物院文物專家表示,這應該是一個侍女,最特別的是她的髮式。陶女俑的髮髻分三股,直立向上成山字形,兩邊兩股的頂端稍向內彎,有可能與中間的一股相連結,成高大的雙環髻。據《宋書.五行志一》記載:「宋文帝元嘉六年,民間婦人結髮者,三分髮,抽其鬟直向上,謂之『飛天紒』,始自東府,流被民庶」,表明這種髮式是由王府流傳到民間的。但三分髮抽其鬟直向上的「飛天紒」,究竟是什麼樣式,至今未知。專家說,這個陶女俑的三分髮,直向上的殘存式,極有可能是「飛天紒」。

  由於這種高聳的髮髻用髮量相當多,光靠自己的頭髮顯然不足,必須加用假髮。《晉書.五行志上》說:「泰元中,公主婦女必緩鬢傾髻,以為盛飾。用髮既多,不可恆戴,乃先於木及籠上裝之,名曰假髻,或名假頭。至於貧家,不能自辦,自號無頭。就人借頭,遂布天下。」這就是說用假髮盤成各種式樣的髮髻,裝在木籠上,然後戴在頭上。又說:「紒之堅不能自立,髮被於額,目出而已。」表明由於髮髻越束越高,假髮無法豎立,乃披髮於額,僅僅露出眉目。兩鬢垂下來的頭髮也往往掩住雙耳。三國時,曹植的《洛神賦》內有「雲髻峨峨」之句,形容當時婦女如鳥雲一般高聳的髮髻,十分形象。

  這件南朝陶女俑,端莊沉靜,含蓄細膩,優雅大方而合於自然天性,雕塑技法簡潔明快,生動傳神,着力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再現了其時的世情風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