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中國古代錢幣擷英\王儷閻 文、圖

時間:2019-02-27 03:17:26來源:大公報

  圖:國家博物館藏清代錢幣「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三十銅元」面部

  中國古代使用貨幣歷史已逾四千餘年,從天然貝發展到金屬鑄幣,進而使用紙幣。錢幣作為交換媒介使用外,蘊含豐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內涵,不乏具有重要價值及特殊意義的珍品。

  非常銅錢 彰顯歷史

  銅貝,始現於商,既是中國最早的金屬鑄幣,也可以作為裝飾品。與充當貨幣的海貝一樣,銅貝背部的穿孔形制也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演變過程,早期穿孔較小,位於錢幣的一端,謂之「小孔式」,此後穿孔逐漸增大,先後演變為「大孔式」及「磨背式」。銅貝、海貝形制演化同步,說明銅貝形制深受同時代作為貨幣使用的海貝的裝飾形式影響。

  「宋子」三孔布,出自戰國時期的趙國,三孔布因其首部、兩足部各有一個圓形穿孔而得名。這件錢幣的面文「宋子」為地名,在今河北省趙縣東北;背文「十二朱」的「朱」通「銖」,重量單位。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宋子屬巨鹿郡。此地戰國中期為中山國領土,之後歸趙。燕王喜四年(公元前二五一年),栗腹伐趙,行至宋子時,趙國派廉頗將兵迎戰燕軍,在鄗(今河北省趙縣西南)擊敗燕軍,後經燕相將渠出面,雙方講和。三孔布為何國鑄造一直是錢幣界爭論不休的問題,直到此「宋子」錢幣出土,三孔布出自趙國才成定論。

  齊返邦長大刀,戰國齊國鑄幣,因刀幣上有六字銘文,俗稱「六字刀」。「六字刀」錢文主要有兩種解釋,一種為「齊返邦長大刀」,意指錢文記錄的是燕國滅齊,平安君田單幫助齊襄王復國的歷史事件;一種為「齊拓邦長大刀」,載示戰國早期齊威王、宣王敗魏,擊楚威震東方一事。銘文的兩種解釋都與齊國重大歷史事件有關,因而被視為目前所知最早的紀念幣。「六字刀」對後世錢幣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文信」方孔圓錢,出自戰國時期(公元前四七五─前二二一年),錢面依穿孔向外作四個直角「」狀曲線紋,為歷代錢幣所僅見,這一紋飾,有「四曲文」與「行」字兩種解釋。關於「文信」銅錢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宋洪遵《泉志》。今人根據《史記.呂不韋傳》「莊襄王元年,以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雒陽十萬戶」的記載,確定「文信」是秦相呂不韋的封號。一九五五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發掘隊在河南省洛陽市西郊河南城遺址內發現一件「文信」錢石範(石料做的鑄錢模具),該錢範的出土地是當年呂不韋的封地領域。文獻與考古實物相互印證,證實「文信」錢是呂不韋為文信侯時所鑄。「文信」錢形制獨特,歷史、文化內涵豐富,是以物證史的珍稀錢幣之一。

  「半兩」銅錢,分戰國秦、秦(公元前二二一─前二○六年)不同時期鑄。此枚為秦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戰國時期各國不同形狀、不同計算方式的貨幣,將戰國時期秦國使用的「半兩」圓形方孔錢作為法定的統一流通貨幣推廣到全國。關於外圓內方的錢幣形制寓意,有幾種主要的說法,其一認為與我國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有關。所謂「圓方者,天地之形」,「天圓地方,道在中央」。其二認為與秦始皇的天命思想有關,所謂「天道圓,地道方,聖王法之,以立天下」,外圓代表天命,內方代表皇權。「外圓內方」為「天命皇權」的符瑞。第三種是「市圓井方」說。認為圓形方孔在五行學說上為「周流萬方」之意,外圓代表城市、國家,內方代表水井、商業貿易。現代學者從工藝角度分析,認為外圓內方更便於加工磨製。秦半兩銅錢奠定了其後中國兩千餘年錢幣的基本形制。

  漢佉二體文錢,因正面為漢文,背面為佉盧文得名,又因其背面大多印有一馬形圖案(少數為駱駝)而稱「和田馬錢」。該錢為公元一─三世紀新疆和田地區于闐國製造的一種地方貨幣,以希臘貨幣為祖型,仿貴霜錢幣打製壓而成。圖案紋飾外,一面為「重廿四銖銅錢(或讀銅錢重廿四銖)」漢字銘文,另一面為佉盧文,曾經被夏鼐先生釋為「大王,王中之王,偉大者矩伽羅摩耶婆」,今譯作「大王、眾王之王、太上秋仁之(錢貨)」。秋仁為于闐國王,公元二世紀後期在位。漢佉二體文錢是于闐國時期出現的東西方兩大貨幣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結晶。「太夏真興」錢,十六國時期大夏國真興年間鑄造,「太」「大」相通,「太夏」即「大夏」,為赫連勃勃(四○七─四二五年在位)國號;真興(四一九─四二五年)為大夏國年號。

  「太夏真興」是中國錢幣史上最早以國號加年號為錢文的鑄幣。錢文突破了漢以來銖、兩相稱的紀重習慣,首開中國用年號和國號為錢文的先例,在貨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三十」銅元,是清朝引進西方機器後,於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年)以後製造的。除了鑄造五文、十文和二十文三種傳統面值的流通幣外,還試鑄了少量當三十文的樣幣送交戶部。由於按照戶部的要求,各省製造銅元的成色、圖案及面值均以廣東省銅元為標準,而廣東銅元幣值只有五文、十文和二十文三等,三十文銅元不符合戶部幣制規定,故「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三十」銅元未獲准發行,僅存數枚試鑄樣幣。

  金銀珍寶  各有故事

  「郢爯」金版是戰國時期(公元前四七五─前二二一年)楚國鑄造的稱量貨幣,因面鈐篆書「郢爯」陰文方印名之。「爯」傳統釋為「爰」,「爰」是古代的一種重量名稱,同時用作貨幣單位。「郢爯」印記有兩層含意。一是紀國,郢為楚都,可代表楚國;二是官印標記。戰國時期楚國都城先後設在鄢郢(今湖北江陵)、陳郢(今河南淮陽)和郢(今安徽壽縣)三地,「郢爰」金版在鄢郢和郢這兩個不同時期、不同地點均有鑄造。至遲在北宋(九六○─一一二五年)時期,「郢爯」金版就為世人所知,時稱「印子金」。據《夢溪筆談》記載:「壽州八公山側土中及溪澗之間,往往得小金餅,上有篆文『劉主』字,世傳淮南王藥金也。得之者甚多,天下謂之印子金是也。」清末吳大徵着《權衡度量實驗考》時,始釋其文為「郢爰」。郢爯金版是中國古代最早的黃金貨幣種類之一。

  餅金,是秦國黃金貨幣的主要形制,含金量較高,約合秦制一斤,其上多有陰文刻字,有天干地支、數位、文字等。早在先秦時期,秦國統治者就用黃金賞賜下屬,這在史書中多有記載,如:《史記.孟嘗君列傳》:「秦王大悅,乃遣車十乘,黃金百鎰,以迎孟嘗君。」《戰國策.燕策三》:「秦王賜夏無且黃金二百鎰。」但當時黃金還不是貨幣,大約秦昭王在位時,黃金才成為貨幣,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黃金定為法定貨幣。據《史記.平准書》:「及至秦,中一國之幣為二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一鎰合秦制十六兩,今二百五十三點四六克,餅金印證了文獻記載。

  馬蹄金與麟趾金,初製於西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九十五年),據《漢書.武帝紀》,太始二年詔書:「往者朕郊見上帝,西登隴首,獲白麟以饋宗廟,渥窪水出天馬,泰山見黃金,宜改故名,今更黃金為麟趾、褭蹏,以協瑞焉。」褭蹏即馬蹄。傳統認為馬蹄金、麟趾金形制大同小異:都是動物蹄形,立體,身部中空,前高後低,以正面中心為坐標向上斜收,開口小,底面大,側壁有如金屬熔液自然流動的紋路,但馬蹄金底面呈橢圓形,空腔廣大,敞口偏斜;麟趾金底面呈圓形,空腔下大上小。直到一九七三年河北省定縣四十號漢墓出土一件掐絲貼花鑲琉璃面麟趾金時,學術界對馬蹄金、麟趾金的區別才開始有所認識。二○一一─二○一五年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出土的二十五枚麟趾金,更清楚表明麟趾金形似動物腳趾,而不是傳統所謂的與馬蹄金區別只在底部是橢圓形還是長方形那樣。馬蹄金、麟趾金是奉武帝之命特為賞賜、饋贈諸侯王等鑄造的具有紀念性質的財物,有貨幣功能但鮮於流通,說明西漢時期黃金具有多功能性。

  「開元通寶」金錢,首次於一九七○年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共三十枚,仿早期「開元通寶」銅錢形制:寬緣、窄郭,緣、郭深峻,穿稍狹。金錢形制、大小相同,但含金量不同。「開元通寶」金錢屬於民俗錢,主要有三種用途,第一,皇帝賞賜下屬之物。《舊唐書.玄宗本紀》記載:「宴王公百寮於承天門,令左右於禁下撒金銀錢,許中書門下五品以上官,及諸司三品以上官爭拾之。」《新唐書.諸帝公主傳》記載,岐陽莊淑公主出嫁,憲宗「大賜賓從金錢」。《新唐書.李蔚傳》記載,咸通十四年(八七三年)唐懿宗於鳳翔迎佛骨時,「詔賜兩街僧金幣」。《新唐書.田令孜傳》記載,唐僖宗曾「發左藏、齊天諸庫金幣,賜伎子歌人者日巨萬」。第二,娛樂工具。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二「戲擲金錢」條記載:「內庭嬪妃,每至春時,各於禁中結伴,三人至五人,擲金錢為戲,蓋孤悶無所譴也。」元人駱天驤《類編長安志》引《開元別記》稱:「明皇與妃子在花萼樓下擲金錢,以遠近為限,賽其元擲於地者,以金觥為賞,今里巷猶效之。」第三,用於某些儀式,表吉利之義,常用作洗兒錢(初生兒出生後三天或滿月時為其洗身而舉辦洗兒禮)和婚禮時用作撒帳錢。「開元通寶」金錢是研究唐代風俗文化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金葉子,南宋時期(一一二七─一二七九年)製作,形似書頁,多摺,首頁正面鏨銘文,包括製造金葉子的金銀舖店主、金銀舖所在地及金葉子的成色等。金葉子,亦謂葉子金,較早見於元代佚名所著《居家必用事類全集》,葉與頁相通,義指這種貨幣形如書頁。南宋以來,金葉子只有記載,未見實物。直到一九九二年溫州等地出土了十餘件以後,金葉子才大白於世。

  「萬曆四十二年雲南布政司上解」金錠,鑄於明萬曆四十二年(一六一四年),一九五八年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明定陵萬曆皇帝墓出土。形似元寶,錠底鏨刻銘文「雲南布政使司計解萬曆肆拾貳年分足色金重拾兩計壹錠;委官李鍾、黃綱」。銘文註明了此枚金錠的來源、年代、成色、重量及負責官員的姓名。明代銀錠發現很多,金錠尚少見。這件金錠,佐證了《明史》等文獻記載,為研究明代稅制的重要實物資料。

  銀空首布,春秋戰國時(公元前七七○──前二二一年)楚國或韓國鑄造,一九七四年河南省扶溝縣古城村出土。形制為中原地區平首弧足銅空首布與楚國長身銅方足布的結合體。短銎,銎為實心圓柱狀,柱的截面呈橢圓形,布身呈長方形,較長,一面陰刻「X」即古文「五」字。包括此件在內,古城村共發現十八枚銀空首布,是中國錢幣史上的一個重大發現。

  「萬曆通寶」銀錢,明神宗萬曆時期(一五七三─一六二○年)歷時二十餘年之久的「礦稅之役」之產物。萬曆後期,朝廷奢侈浪費、戰爭用兵等大額開支動用國庫白銀,致使白銀日絀,「官民兩竭」。為解決國用與內用之窘迫,明神宗自萬曆二十四年(一五九六年)起,派遣內官為礦使,赴全國各省督開礦銀,並將其所得以「礦稅」(即銀錠、銀餅、砂)之名進奉內庫。為討好朝廷,礦使還鑄礦銀錢,與「礦稅」同時進奉內庫,此枚即一種礦銀錢。是「礦稅之役」的珍貴實證。

  「咸豐三年山東運司張藎堂五十兩」銀錠,鑄於清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年),馬鞍形,圓首,束腰,兩端起翼。翼中間交接處作凹凸波浪起伏狀,內側有多重波紋。表面外側下部布滿蛛網狀筋紋,俗稱「牛肚紋」。面有三行陽文戳記,分布於三邊。分別是「山東運司」,「張藎堂」和「咸豐三年月日」。運司,也稱鹽運使,即都轉鹽運使司,官署簡稱。據《清朝文獻通考》「直省解銀,由布政使司起解者曰地丁銀,由運司起解者曰鹽課銀,由關監督起解者曰稅銀」的記載可知,此銀錠為鹽課銀。清朝鹽法沿襲明制,實行引岸制度,鹽商運銷食鹽,必須向鹽運使司交納鹽課銀,領取「鹽引」即運銷食鹽的憑證,才可以到指定的產鹽地區買鹽,販往指定的行鹽地區。清代五十兩銀錠有馬蹄銀、元寶、寶銀等多種稱謂,銀錠銘文大都為砸印陽文,一般有六-十二字,分列數行。其中官銀比較注重紀年,商銀比較注重商號。此枚「咸豐三年山東運司張藎堂五十兩」銀錠表明了鑄造時間、鑄造者、銀錠性質和銀匠姓名,是研究清代後期賦稅制度的實物資料。「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三分光緒元寶」銀元,製於清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年),由於英文設計在銀元的正面,俗稱「七三反(蕃)版」。

  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兩廣總督張之洞深感中國幣制危機嚴重,上奏朝廷,提出在廣東試鑄銀元,被戶部以「四弊」說為由拒絕。光緒十五年,張之洞再次上奏清廷,對戶部提出的「四弊」說逐一提出解決方案,並隨上奏呈送十套由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購置機器製造的銀元樣幣。這套銀元是清代正式獲准製造的第一套機製銀元,其成色好、品質高,剛投入社會就成為收藏、熔毀的對象,未能進入流通領域,故存世極少,成為清末幣制改革的稀有物證。

  在中國古代錢幣的長河中,珍品璀璨,亙古流芳。

(作者為中國錢幣學會理事,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