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青銅器凝結秀雅江南\大公報記者 陳 旻

時間:2018-08-08 03:16:25來源:大公報

  圖:南京博物院展出的春秋針刺蟠虺紋尊\大公報記者陳旻攝

  自公元前四○○○年起,前後持續了一千五百年的中國青銅時代所創造的青銅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佔有重要位置。江蘇地區大量出土的這一時期的青銅器,靈動秀雅,清逸奔放,不僅有豐富的政治和宗教內涵,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一九五三年,隸屬於揚州的儀徵縣拆除南門觀音庵時,在夾牆內發現了一批西周青銅器,其中最為驚世的是一件罕見的西周大型青銅盤,造型典雅穩重,盤沿立四隻鳳鳥,具有典型的西周風格。

  鳳凰于飛 和鳴鏘鏘

  這批十二件青銅器據傳為一九三○年十二月出土於儀徵破山口,是被民國時期的儀徵縣長藏入夾牆,有鼎、鬲、釜、四鳳盤、龍紋盤、小盤、鏟等。專家考證,這批青銅器極有可能出自西周邗國貴族墓葬。一九五六年,儀徵文物管理委員會將其全部上繳給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後由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移交給南京博物院。一九五九年,南京博物院特別清理了儀徵破山口出土青銅器的地點,發現墓坑和一些兵器,據此斷定此為一座西周墓葬。

  體積龐大的四鳳青銅盤,厚沿、淺盤,附耳,圈足,腹部堆有一周綯紋,沿口站立四隻鳳鳥。青銅盤高二十點四厘米,口徑縱八十四厘米、橫七十八厘米,圈足縱六十四點二厘米、橫五十九點五厘米。

  據南京博物院專家介紹,口沿加鑄立體的鳥獸形象,是商代青銅器的特徵之一。細觀這件青銅盤上的四隻鳳鳥,兩兩相對,仔細比較,其冠、耳、眼、嘴、胸背、翅、尾都有差別。一組短冠,雙耳明顯,眼在上角,勾嘴,胸部方角,刻肋形弧線,背刻龜紋,翅尖圓,分尾。另一組長冠,耳不明顯,眼在中央,尖嘴,胸部圓角,刻鋸齒形線,背無龜紋,方角翅,燕式尾。

  專家認為,四隻鳳鳥應該是兩對鳳凰。鳳的形象從考古發現來看,具有很強烈的時代特徵。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鳳的紋樣,造型簡樸、自然、天真。商、西周時期的鳳鳥都昂首凝視,規矩嚴謹,神秘莫測,主要體現奴隸主統治的威嚴和神聖的意志。商周考古迄今,僅發現此一例四鳳盤,因而極為珍貴。

  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發生急劇變革,意識形態從禁錮走向開放,鳳鳥的塑形亦被賦有時代氣息。考古專家說,作為奴隸主的陪葬品,這件四鳳盤蘊含着階級內容。盤上不同形象鳳的出現,打破了以往認為宋代以後雙鳳才分雌雄的推論。從春秋、戰國及後代的文獻中看出,古人視鳳凰為神鳥,寓意吉祥,見到它就大吉大利,陰陽調和,國無災殃,子孫盛昌。鳳凰不出現,就會降臨災禍,或者表明國無賢聖,行將「覆巢破卵」。青銅盤上鑄兩對鳳凰,正是表明「鳳凰于飛,和鳴鏘鏘」,象徵着和樂吉祥。

  青銅錞于 斑斕精美

  「兩軍相對,鼓錞相望。」錞於是古代用於指揮戰爭的軍樂器,通常與丁寧、懸鼓等配套使用。在南京博物院江蘇古代文明展廳內,三件二千五百年前的青銅錞于,斑斕精美。

  一九五四年,江蘇鎮江丹徒縣大港至諫壁一帶的沿江山脈發現西周墓葬。一九八四年初,南京博物院對這一帶作了全面的墓葬分布普查。同年五月,考古隊對大港至諫壁沿江的墓葬進行了發掘,在北山頂春秋墓中出土軍樂器青銅錞于一套三件,與之共出的有青銅丁寧、懸鼓,石質鼓槌頭等。南京博物院考古專家說,這是在吳國墓葬中第一次出土青銅錞于。三件錞于造型基本一致,器高四十六厘米,器身為橢圓筒狀,鼓肩,束腰,平口。鈕作虎形,取其勇猛之意。虎身飾曲折紋,腿上卷毛作漩渦狀,長尾上捲。淺盤,盤內飾蝶紋與雲雷紋。肩部和口部有變體雲雷紋,隧部兩側各有一由八條凸起的小龍組成的圖形。整個造型樸素端莊,給人以威嚴神聖之感。

  考古專家表示,盤的出現是錞于發展的最完美的形式,而北山頂墓出土的這三件吳國錞于,有盤有鈕,這不僅是首次發現的吳國錞于,而且是中國最早的有盤虎鈕錞于。至於一墓中隨葬三件,在春秋時期的大型墓葬中亦不多見。

  據《江蘇丹徒北山頂春秋墓發掘報告》中記載,出土錞于的墓葬位於高山之巔,背山面江,墓室前有長條形隧道,當為《周禮.塚人》中所載的天子之制。墓上高大的封土直徑達三十餘米,在吳國墓葬中亦屬罕見。墓室雖早年被盜,然在隧道的前部僅數平方米的面積中竟出土了禮器、樂器、軍樂器、兵器和車馬器等成組成套的隨葬品,可見墓主的身份十分顯赫。隨葬品中的青銅鼎、編鐘和石編磬,說明死者生前是鐘鳴鼎食的貴族。而墓中成堆的青銅兵器和成套的軍樂器,不僅表明墓主生前擁有武裝並且曾是戰爭的指揮者。

  《國語.吳語》中記載有「(吳)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寧、錞于、振鐸,勇怯盡應,三軍皆嘩,鐘以振旅,其聲驚天地。」專家認為,北山頂春秋墓中出土的這套錞于和丁寧、懸鼓等,與《國語.吳語》所載吳王所用的一套軍樂器基本相符,從而使歷史文獻得到印證。

  根據專家考證,墓主人是吳王余昧。「余昧器」屬首次發現,亦補齊了春秋時期銅器銘文中從去齊至夫差這一段吳王世系。

  蟠虺紋尊 莊重沉靜

  在商周青銅文化中,尊為盛酒器。中原地區青銅尊多飾獸面紋或為鳥獸形。吳越地區鑄青銅尊則多為三段式筒形,腹部多飾針刺紋。而在針刺紋尊中,首推江蘇常州淹城出土的針刺蟠虺紋尊最具特色。

  在中國考古界,常說「明清看北京,南宋看杭州,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淹城遺址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淹城村,發現於一九三五年。這座有着二千九百年歷史的古城遺址,由子城、子城河,內城、內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重重相套組成。子城周長約一華里,內城周長約三華里,外城周長約七華里。子城河湮跡猶存,內、外城河深闊,「廣可十五丈,深亦不減三丈」,河面碧波漣漪。城內外原無陸路相通,以水路進出並貫串城河,使得淹城好似水域環繞的迷宮。置身城中,思古之幽情悠悠,依稀可見「長松數萬,鬱鬱蒼蒼」,「柳間桃花夾岸,桑棲竹徑環村」。專家說,淹城築城形制在中國的城市建築史上,可謂舉世無雙、絕無僅有,見證着吳國霸業。

  一九五八年四月,在古淹城的內城河淤泥層中出土了置放了十三件青銅器的獨木舟,震動了考古界。其中這件針刺蟠虺紋尊更是令考古學家驚喜萬分。

  針刺蟠虺紋尊體圓呈筒形。通高二十七點八厘米,口徑二十六點三五厘米,腹徑二十一點七五厘米。侈口高頸,頸高十一點八厘米,鼓腹圈足。腹部以蟠虺為地紋,蟠虺紋即盤曲的小蛇紋飾,青銅器紋飾之一。蟠虺上有細密的針刺,轉角點針刺較長,有如荊棘叢生;上下邊各有一周連珠紋,作為腹部的界紋,使腹部自成單元,更為醒目。緊靠腹部的頸下和足根部位上,飾有相同的鋸齒紋和幾何紋,使腹部與頸、足顯得連貫協調,渾然一體。

  南京博物院考古專家說,這件針刺蟠虺紋尊造型粗圓健穩,徑、高近等,圈足底邊為一周直圈,莊重沉靜。中部紋飾繁縟,上、下光潔,口略外侈,清逸飄灑。這件尊在吳器中實為典雅之精品。盛酒置於幾案,祭則增莊重之氣氛,飲則助豪放之酒興。

  據考古專家介紹,形制與紋飾相同的製品,曾在丹陽司徒、屯溪一號墓、壽縣蔡侯墓和吳江九里湖等地出土。蔡侯尊鑄有銘文,可確定為春秋晚期之形制。中原地區出土的所有青銅尊,未見針刺蟠虺紋尊之形制與紋飾,足見針刺蟠虺紋尊為吳國土著之製品。針刺蟠虺紋的設計,想必與吳越地區多荊棘蛇蟲的地理環境相關。針刺蟠虺紋尊莊重典雅的造型,繁縟奇異的紋飾,當與吳國稱霸之時的國運相適應。

  華麗車釭 貴族象徵

  「金根照耀以炯晃兮」,是古人用來形容貴族出行乘坐的車輿裝飾十分華麗,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發出耀眼的光芒。「金根」,是秦漢時期高級車輿的名稱,皇帝、太皇太后、皇太后出行「皆御金根」。金根,文獻記載即「以金為飾」,也就是用青銅構件來裝飾車輿。據南京博物院專家介紹,金根車,是秦代的制度,漢承秦制。據西晉崔豹《古今注》中記載,金根車輿是秦始皇參閱了三代的車輿改進而製造成的。

  一九七二年,江蘇沙洲鹿苑出土了一件青銅飾件車釭,外形好似斗拱、曲臂,前端是鏤空方斗,後端有鋸齒七個,兩側均飾糾結的蟠虺紋,蟠虺中央蜷曲,細部刻羽狀紋。方斗鏤空為蟠龍,龍身細部刻雲紋、三角紋、羽狀紋。中銎長方形,可箍套木材,長方銎長十八厘米、寬八厘米。一側中部有徑三點五厘米的圓孔,起固定孔作用。方斗斗面十八厘米,斗底十二厘米。整個飾件通長六十二厘米、高三十八厘米。這種飾件除了裝飾美化車輿,表示乘坐者高貴身份外,箍套篩件後,可以使車輿木材不致彎曲變形,開裂或起翹。

  據南京博物館專家介紹,出土這件青銅車釭的現場,在清理後並未發現豐富的文化和遺跡,從同時出土的陶片特徵判斷,墓葬時代約當春秋戰國之際。

  沙洲即為今日的江蘇蘇州張家港,鹿苑地處長江崗身之內,距離江岸只有十華里左右。《常昭合志》記載,鹿苑春秋末年吳王夫差驅車打獵捕鹿的苑囿,因此得名。

  另有專家認為,這種青銅飾件,是漢代的「金釭」,是宮殿高宅建築中壁柱和壁帶之類配置的銅飾件。一九七三年在陝西鳳翔春秋秦都雍城遺址曾出土了六十四件青銅釭。專家表示,釭就是中空可穿木構件的金屬部件,是一個籠統的名稱,並非僅指建築構件。因此,沙洲鹿苑出土的青銅飾件廣義而言可稱車釭。

  考古專家表示,這種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文化的青銅飾件,是古代貴族生活的實物例證,再現了春秋戰國時期金碧輝煌的裝飾工藝,標誌和象徵着古代青銅文化的高度繁榮,也是當今研究古代裝飾史和青銅工藝史的重要實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