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書海漫遊/充滿溫度的「非遺」研究學術指南 ──《劉錫誠口述史》評介\胡一峰

時間:2021-01-25 04:23:16來源:大公報

  圖:婺源儺舞是中國古代舞蹈藝術史研究的「活化石」。 新華社

   在今日之中國,

  「非遺」已成耳熟能詳的「熱詞」,

   且不說各旅遊景點,

   即便中小城市的商舖也常見到「非遺」的招牌。

   非遺到底是什麼?

   與我們的文化、歷史有什麼關係?

   這種關係又是如何被認識和發掘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親歷者口述史系列」幫助我們回答問題。

   《劉錫誠口述史》是這套叢書中最先問世的一本。

  口述,是非遺領域關鍵詞之一;口述史,則是史學領域近年來熱度頗高的一個分支。以我個人閱讀經驗而言,比起以第三方視角寫成的歷史,口述更有個性,也更有溫度。劉錫誠是著名學者,親自主持多次民間傳說和民間文學採集和研究工作,有些成果豐富甚至改寫了人們對歷史文化的認識。比如,書中提到的「禿尾巴老李」傳說,讓人看到「闖關東」在百姓情感和觀念世界的深刻烙印;《螃蟹的故事》裏海螃蟹為牛郎織女搭橋,隔在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領着孩子,踩着「螃蟹橋」而不是鵲兒橋相會,更讓人覺得腦洞大開,感嘆民間想像之瑰麗。

  影響一門學科的面貌

  不過,這本口述史沒有在此花費過多筆墨,把篇幅留給了非遺保護及其學理化、學科化進程,這是有遠見的取捨。奠基者和掘進者的治學觀念和風範,直接影響一門學科的面貌。從學科發展的角度,深入了解如劉錫誠這樣非遺保護重量級學者的心路歷程,意義十分深遠。通讀全書,我以為,學科融合、學脈傳承和本土意識,是劉錫誠為這門念茲在茲的學科和事業鋪設的三大基石。

  劉錫誠民俗研究的學科視野廣闊而開放,文學、藝術、史學、哲學、人類學甚至包括政治學的跨學科理念和方法,都為其所用。這與研究對象的豐富性和複雜性有關,更體現出治學者的襟懷。他在口述中常自覺追溯學術前賢。比如,五四學人的歌謠研究;二三十年代蔡元培倡導和組織的對廣西凌雲瑤族、台灣高山族等的專題研究;四十年代延安的民歌、民間藝術搜集以及改造舊說書、舊秧歌的工作;新中國成立後舞蹈家盛婕在江西婺源的儺舞調查;當然,還有他親與其事的「三套集成」等等。看似信手拈來的史事,勾勒出的正是中國「非遺」學的「前史」。劉先生在口述中反覆提到並辨析「民間文化」「民族民間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概念,這不僅是字詞上的較真,也是在當下文化和學術語境中對文化傳承創造路徑的探索,更是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延續文化記憶的努力。

  「在現場」的態度與精神

  劉錫誠幾十年奔走在民間文藝以及非遺研究、保護一線,著作等身,成就斐然。如今雖年逾八旬,但並未遠離非遺研究現場。濃郁的現實性,構成《劉錫誠口述史》的一大特色。本書共分八章,其中後四章聚焦非遺保護和研究,許多觀點直接針對這項工作的現實困惑而發。

  我將其要點概括為非遺保護的「四化」。一曰數字化,即以實地考察和現場採集的方式,把非遺資源記錄下來,並轉化成數據,輸入數據庫,完成保護方式的轉型升級。二曰市場化,劉錫誠認為,市場或產業的手段,未嘗不可使用,但必須以非遺項目的核心技藝和文化蘊涵得到完整性保護為前提。三曰城鎮化,這是影響非遺存在環境的重大社會變遷,必須遵循中國式社區的文化特徵,以新的智慧積極應對。四曰學科化,劉錫誠倡議整合不同類別的非遺研究,加強理論建設,使之成為嚴整的學術體系。

  此外,書中還圍繞民間信仰、非遺與表演、傳承人認定等問題提出了辯證而睿智的思考。我想,凡是關心非遺的人,應該都會贊同這本口述的發問方向和解題思路。

  劉錫誠是我國多項非遺保護文件、方案或手冊的起草者,這些文獻無異於非遺事業的指南。其實,劉勍編撰的這本口述,又何嘗不是我們進入非遺研究的一份學術指南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