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絲路背後的故事\胡一峰

時間:2020-11-09 04:23:16來源:大公報

  「絲路」無疑是當下最熱門的詞彙之一,與之不可分的是蠶、桑。考古學家夏鼐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飼養家蠶和織造絲綢的國家,並且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是唯一的這樣一個國家。在漫長的歲月演變中,蠶、桑已經超越物質實體層面,被情感化為中國文化裏的重要意象。無論是「春蠶到死絲方盡」,還是「把酒話桑麻」,都體現了中國人的理想人格情操和生活願景。

  相應地,蠶桑絲織主題的典籍文獻、學術研究乃至文藝作品、民間傳說可謂汗牛充棟。其中,《中國蠶桑、絲織的產生、發展與西傳》是頗值得一讀的一本。這本書體量不大,14萬字,註釋卻有400餘條,可謂引證翔實。而全書論斷清晰、敘事流暢、文字洗練,更令人愛讀。作者在後記中說,本書寫作始於2001年,撰稿歷時十八載,足見用力之勤,考據之嚴。

  技術史:三次高峰

  全書共八章,第一章概述蠶與蠶絲;第二章和第三章講述中國蠶桑絲織的產生發展歷程,以及相關技術的創新;從第四章開始,進入到絲綢和技術的中西交流話題,分別介紹了絲綢、養蠶技術以及絲織技術在西方的傳播,還特闢專章介紹蠶桑絲織技術在新疆的傳播,因為這裏自古以來便是重要絲路中轉站。

  從閱讀的角度,我們不妨把這八章分為兩大板塊。第一個板塊講的是蠶桑絲織的「技術史」,其內容主要是作者從古籍中鈎沉的種桑、養蠶、繅絲等技術變遷,以及織機、染料等生產工具的變革;第二個板塊則是絲綢和相關技術的「傳播史」,要言不煩地講述了蠶桑絲織技術流播四方的過程。可以說,「技術變化」和「文化交流」構成本書經緯線,講述了一番絲路背後的故事。

  作為技術史,本書力求概念明晰。開篇即對「蠶絲」等全書核心概念作了界定,「蠶絲為蠶的絲腺分泌物,本為液體,蠶吐出時接觸空氣,即凝結為絲。蠶絲的主要成分為絲素和絲膠……」「把蠶繭變成可供紡織的蠶絲,要經歷一個釋繭為絲的繅絲過程」。讀到這裏,你或許會覺得有些枯燥,這不是如看「百度百科」嗎?但當你翻過這一部分,進入書中關於中國蠶桑演變史的描述,就會讚嘆作者宏觀把握歷史能力之強與敘述的通達。書中把蠶桑絲織的產生和發展分為九個時期,即遠古、商代、周代、兩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當代。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分期遵循的乃是蠶桑絲織業內在的演變過程,而不是在既有的朝代或歷史分期中填入特定主題的材料,換言之,本書確實力圖描述蠶桑絲織之歷史而非歷史中的蠶桑絲織。

  按照這一劃分和邏輯,幾千年的蠶桑絲織史呈現出波浪形的發展軌跡,兩漢、唐宋、明清則是三次高峰。就像許多重要的發明被歸於大人物一樣,古代傳說也把育蠶織絲歸功於嫘祖,這位據說是黃帝元妃的女性。不過,我們今天真正能清晰地了解蠶桑絲織生產情況的歷史時期是商代。蠶、絲在商人生活中應該佔據了重要位置,現有的4500個單字的甲骨文中,與「桑」「蠶」「絲」「帛」有關的象形字有260個左右。而從出土的絲織物也可以發現,當時已有較高的絲織技術了。所謂「天下九州」,竟有六州把絲織物作為貢品,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絲綢生產和技術在地域上的普及。

  進入周代,蠶桑絲織得到全面發展,出現了臨淄、襄邑這樣的絲織品生產中心,而《豳風.七月》幾乎描述了種桑、養蠶、繅絲、紡織、染色、成衣的全過程。到了漢代,出現了絲織生產的第一個高峰,不僅表現為蠶桑業覆蓋地域廣、產量大,而且出現了一些精品。如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素紗禪衣,衣長128厘米,袖長190厘米,但重不及一両。到了唐宋時期,蠶桑絲織業不但規模更大,而且出現了不少高質量的產品。而到了明清時期,「中國的蠶桑絲織業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生產範圍、生產規模、生產技術、產品數量、產品質量、外銷範圍,都超過了前代。」

  傳播史:折射中華文明之光

  如果從傳播史的角度來看,本書的特點是注重傳播路線和節點的釐定。書中指出,商代末年,中國絲綢由陸路傳入埃及,相應地傳入沿途的中亞、西亞地區。周代,絲綢傳至印度、希臘等地。到了漢代,絲綢西傳規模更大,除了張騫開闢的陸上絲綢之路,還經由海上絲綢之路外傳。南北朝隋唐時期,蠶桑絲織技術先後西傳,但中國依然是國際絲綢市場的重要影響力量。比如,「黃巢起義」期間,國內絲綢生產衰落,絲綢出口也相應銳減,一度陷入停頓,當時的阿拉伯商人為此驚嘆「失去貨源,特別是失去絲綢」。在宋元明以及清代前期,中國的絲綢出口一直佔據重要位置。「一個歐洲人,如果不是至少有一套東方服裝,就會覺得自己不是真正的衣冠齊楚。」到了近代,形勢發生逆轉。中國遭受的外來欺凌、封建社會內部朽變衰落,以及長期的戰爭,極大的影響了蠶桑絲織,產量一落千丈。而資本主義國家的蠶桑絲織生產卻取得了長足發展,尤其是日本,絲織業為其積累產業資本起到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對蠶桑絲織技術從內地傳入新疆及其在新疆的發展作了濃墨重彩的描寫。漢代設河西四郡,內地移民帶來了種桑養蠶技術。書中說,「漢代的屯田吏卒、流落當地的漢代征夫、漢晉末年的內地流民,將蠶桑技術傳入新疆」,讓我們認識到技術傳播的日常化的特點。

  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裏記載了在於闐流傳的「傳絲公主」的故事,類似的記載還見之於《新唐書》。這個故事未必是真實的,但所反映的文化交流卻是確鑿無疑的。隨着蠶桑業的發展,于闐的絲織業也繁榮起來,在唐代就以「善於治絲」著稱,宋代,產於此地的「西域錦」已行銷中原。由此也可看出新疆與內地在歷史上的緊密聯繫,近代以後,這種聯繫愈發緊密。左宗棠曾為新疆運來江南的幾十萬棵桑苗,並從湖州招募蠶桑絲織工到新疆進行「技術支援」。1950年代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從無錫、蘇州調來繅絲女工,在和田(于闐)建立了新疆第一座繅絲廠,又從和田派出維吾爾族姑娘到無錫學習繅絲技術。

  一粒小小的蠶繭隱藏着豐富的文化密碼。一部絲綢交流史,更是折射出了中華文明走過的歷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