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馬華作家張貴興:提燈籠的尋路人

時間:2020-11-02 04:23:17來源:大公報

  圖:張貴興(右)雲端參加頒獎禮\主辦方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劉毅報道:日前,馬來西亞華文文學作家張貴興以小說《野豬渡河》奪得第八屆「紅樓夢獎」首獎。受到疫情影響,活動主辦方香港浸會大學(浸大)日前在雲端舉行第8屆「紅樓夢獎」頒獎禮,張貴興則身在台灣於線上開講「南國幻境──我在婆羅洲的文學初戀」,從他的成長經歷談到殘酷戰爭和善惡人性。

  張貴興祖籍廣東龍川,1956年生於婆羅洲砂拉越,後在台灣攻讀大學並移居當地。其作品多以故鄉婆羅洲熱帶雨林為場景,書寫南洋華人社群的生存困境、愛欲情仇和斑斑血淚。「小說雖來自父親的二戰故事,可以是說我是以父子二人的記憶為創作基礎。主要描寫日軍佔領砂拉越的4年時間,本土傳統和外來元素的衝擊──東洋、西洋、南洋之間的文化衝突和對峙。並非戰爭小說,但其中所揭露的殘酷也只是真實情況的十分之一二,更多的真相被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張貴興表示。

  身為作家的態度和良心

  講座當日,他用了大部分時間向讀者講述他所了解勇於書寫真實歷史的一眾作家:「一個國家總有不好的傷疤,但相比較勇於面對歷史的英國和德國,日本卻採取了閃躲態度,他們形容日本侵華為中日戰爭,這絕對是錯誤的。但部分日本作家的作品,如森村誠一《惡魔的飽食》,揭露了日本731部隊實行的細菌戰;在石川達三作品《活着的士兵》中,講述了一個連螞蟻都不忍殺害的人,如何在南京大屠殺中淪為了殺人機器;村上春樹《刺殺騎士團長》也承認了南京大屠殺事實,這些都是身為一個作家的基本態度和良心。」

  這或許也是張貴興在退休後,依然堅持創作,並寫出《野豬渡河》的創作動力,侵略戰爭存在過的地方,人性被操控、人類被傷疤牽着走,「戰爭已經過去,為何今日依然需要再次討論?面對這種帶給別人的傷痛,日本選擇了閃躲,而我寫作的目的,能夠在當真相被刻意掩埋之時,做一個提着燈籠的尋路人,為未來帶來更多光明。」

  雖是身體力行揭示侵略者殘酷一面,但他卻多以少不更事的孩童作為切入視角,「因受了馬克吐溫等人的影響,我更傾向於以孩子眼光,觀察成人世界的虛偽。」除此之外,在《野豬渡河》中,張貴興不吝筆墨寫了多個複雜的角色和形式各樣的動物,雖為虛構,但多有其真實原型。

  以孩子的眼光觀察世界

  至於為何多次出現沒有手的軍人、無頭的大公雞等形象,他解釋道:「寫的時候我並沒有想太多,一個作家通過作品說話,所以出版後,我不喜歡評論太多,而更願意留待讀者去思考。」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令不少活動要改在網上進行,在這個網絡活動需要超強科技手段支援的時代,張貴興坦言不能來香港參加頒獎禮實屬遺憾,「但我人生很多第一次都與香港有關,如第一次見到台灣、第一次逛大規模書店等……時至今日,我依然記得1970年代,我逛過的那間書店名為『文藝書屋』,它位於九龍漢口道4號的巷子裏,今天應不存在了吧。」

  從一名愛看莎士比亞的文藝青年,到書寫殘酷戰爭故事,張貴興一直關注,並推動其小說情節發展的是,命運的因緣際會、無常的黑白人生,以及那些隨時代巨浪翻滾的普通人。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