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電視塑造記憶\胡一峰

時間:2022-12-09 04:25:23來源:大公报

  女兒的語文老師布置了通讀《西遊記》的作業,我也趕潮流,和她一起讀。才讀了幾回,發現有些地方和我記憶中的不一樣。比如,唐僧收孫悟空這一節,我分明記得唐僧聽悟空說師徒緣分是觀音菩薩所定之後,便手拿錫杖,登上五行山,跪拜如來佛祖留下的「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封皮,封皮飛走,悟空得救拜師。原著中卻白紙黑字寫着:唐僧央浼獵戶劉伯欽一起上山,心中還一直犯嘀咕,怕上了猴子的當,放出來一個妖怪。難道「曼德拉效應」發生在我身上了?細細一想,我的記憶可能來自電視劇《西遊記》,從網上找來這一集的片段一看,果不其然!

  我第一次讀《西遊記》,大概是在小學三四年級,如豬八戒吃人參果,囫圇吞下而已。此後似乎再沒有通讀過,偶然翻閱,也是查索資料,精準閱讀。而我關於《西遊記》的畫面記憶,幾乎都來自於八六版電視劇。為了驗證我的猜想,我又問妻子:唐僧救悟空時,是隻身一人呢,還是有人陪同?她想都沒想,斬釘截鐵地說:是一個人。她和我是同齡人,看來塑造我們「集體記憶」的確實是電視劇。

  接着想起上個月《南方日報》約我撰文談談香港武俠片的文化意義。構思之時,發現我只要一想到「大俠」這個詞,腦中便浮現「郭靖」憨厚、正氣的模樣,準確地說也不是郭靖,因為這世界上並無一個會降龍十八掌的郭靖,這大俠形象對應的其實是香港演員黃日華。

  小說善於塑造人物,但從文字上讀到的人物究竟什麼樣,全靠讀者腦補。從「射鵰」讀到「神鵰」,金大俠給郭靖的不外乎「身高膀闊」、「胸寬腰挺」、「濃眉大眼」、「器宇軒昂」等幾個關鍵詞,憑此想像,一千個人必有一千個郭靖。電視劇卻把具體形象呈現在觀眾眼前,八三版《射鵰英雄傳》裏黃日華演得又如此出色,叫人過目難忘,取代了文學想像也是順理成章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