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人與歲月/「語感」二議\凡心

時間:2022-05-27 04:24:36來源:大公报

  行內常道:文無定法有大法,「法」指創作和文字的規律。受眾樂見觀點與構思新穎、文字不落俗套的作品。文學體裁尤需創意,應鼓勵作者不因循於某種題材、樣式和風格去自由發揮。這便是「文無定法」。

  「大法」何所指?說的是文字或創作總有些規律需要遵循,在文字上需合乎通用中文的語感。「大法」規限了詞的釋義、色彩、詞性,提供了造句法則。在方言眾多、十四億人口的國度,對此需有共識,否則便會「雞同鴨講」,窒礙溝通了。

  「大法」的依據,宜是權威中文詞典與權威媒體。英文人的權威工具書是《牛津詞典》;中文人手邊也宜有一本權威工具書《現代漢語詞典》。它由著名漢語專家領頭、經專業團隊多年增、刪、改編成,近年已出到第七版。它收集了各界流通的五萬六千多個中文詞,供使用時作為依據。另一個參照物便是權威媒體。不論是電視或紙媒,他們對詞句使用也相對嚴格,大體上不會逾越「大法」。

  香港的電視、報刊、互聯網、課本、讀物,時見錯詞錯句,是因作者只以香港慣用或流通用法做標準。中文兒童讀物應是標準中文範本,但也常見把「有趣」說成「得意」,把「肩膀」寫為「膊頭」,把「這次」說成「今次」……「窩心撐港」就更令人莫明其所謂了……為文者常查的是網上詞典,它們多由自媒體經營,在學術上欠嚴謹。

  在「香港社區詞」的概念下,為保障溝通,一些表現香港特有事物的詞應視為合乎「大法」,如蛋撻、雞扎、腐皮卷、雞蛋仔……一類香港早期特有食物的名詞,不用社區詞不足以表達。但其他如油炸鬼、鹹煎餅等食物,內地大多地區已有,且有通用說法,使用時宜依詞典表述為油條、油餅。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