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閒性閒情/玉劍珌上的穀粒\李英豪

時間:2020-11-27 04:24:12來源:大公報

  友人拿出一件家傳高古玉器,坦言既不知其名稱,也不明其用途。那件漢代遺物,與附圖戰國時代晚期琢製的形制相同,正確名稱為劍珌,亦名劍㻫。古玉有一定的形制,並非像現今坊間一些偽品般任意而為、或胡亂模仿和改動。漢代有所謂「玉具劍」(見《漢書.匈奴傳》),乃繼承春秋戰國才興起「以玉飾劍」的風習;分別在劍柄和劍鞘四個不同的部位,鑲上四塊形狀不同的美玉。古代佩劍都作斜式,自上而下,安置劍柄頂端的圓扁形飾玉,統稱劍首。嵌固劍柄與劍身之間以便於捧握的飾玉,叫作劍琫或劍格,古稱為鐔。鑲附於劍鞘外面中間近上端處、用以繫劍而勒於帶間的飾玉,稱為璏,亦名璲或衛,原意是保衛劍鞘。裝綴在劍鞘末端的,就統稱劍珌,其外形與劍鞘末端的輪廓互相脗合。漢代鑲齊這四種飾玉的「玉具劍」,並不作上陣打仗之用,正如張尉所說,僅屬一種儀仗器,顯示佩帶者崇高尊貴的非凡地位與身份;其死後亦會作為隨葬品。後來的盜墓者,大多取走飾玉,卻留下古劍。曾見坊間清末民初時仿造的偽品,四種飾玉可說是東拼西湊;玉質和琢法迥異,幾乎皆經「老提油」方法人工提色,鑲在一把晚清舊劍上(鑄製法與形制和漢代者截然不同),不倫不類。明眼人一瞥便知作假。

  戰國時代和兩漢的真古玉劍珌,所琢紋飾和其他三種劍飾玉一樣,十分嚴格。戰國以穀紋、山形紋(勾連紋)和雲矩紋(或勾雲紋)為主,偶有雲雷紋和渦紋。到漢代,除了穀紋和各種雲紋外,常雕琢蟠螭紋或獸面紋,偶有龍鳳紋。戰國玉珌的穀紋,排列緊密,十分規整(如附圖)。中原地區素來以務農為生,故玉珌上的穀紋,是有其內涵與寓意,每顆似漩渦凸起的穀粒,皆像剛剛發芽的穀種,以示豐盛。那時已懂得用金屬薄壁管鑽,表面能夠琢磨出具「閃爍效果」的玻璃光澤,增強明暗對比性;而且摸下去時,穀紋有「扎手」的特強感覺,每顆的邊緣也有些凸起的邊線。漢代玉珌穀紋,穀粒相對地較小而圓,凸起較高;排列雖較稀疏,但同樣嚴謹有度。近代仿品,均無上述時代特徵,粗製濫造;穀粒大小與疏密不一,歪斜或平滑不「扎手」,更乏「閃爍效果」。

逢周五見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