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負暄集/《世紀築跡》\趙 陽

時間:2020-10-26 04:24:09來源:大公報

  去年到現在,IFC商場的中庭,許久沒有一定規模的展覽了。記得剛來香港的那幾年,那裏的展覽活動不但頻度高,而且頗有藝術水準。疫情以來,時不時傳來有確診者到訪IFC,所以,去購物的欲望也低到底,一個月也去不上一次,即便是從香港站搭港鐵,也是匆匆忙忙,不願逗留。可《世紀築跡》的開展,竟讓我一連三天利用午休的時間前去光顧。

  由香港建造商會主辦的這個展覽,講述了香港開埠百多年來,由小小的維多利亞城,如何在建造商與建築工人的努力下,變成今日國際大都會的模樣。商場的中庭,面積自是極有限,但布展頗具匠心:

  展區的外圍,用四塊展板,詳盡地介紹了香港建造業發展的基本歷程,其中「公營房屋項目」用寶貴的史料圖片生動體現了「住」這一民生問題對香港社會的深刻影響;展區的中央,是各種與香港建造業有關的老物件,如十九世紀的魯班畫像、不同年代的魯班尺、百年測量儀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工程糧單等,看到這些,我的內心感受到這偌大的城市,一鑿一斧地修築,凝聚着時光的分量;展區最宏大的部分,當屬一幅名為「點石成今」的建築業百年生態圖,這是本地年輕藝術家根據百多張新舊照片,從城市變化、建造業技術演進、建築物改變等角度,設計出的水彩畫及動畫。從這幅長十二米、高兩米半的巨型圖畫中,我不但看到了手工石藝到今日建築科技的演變,更能看到高科技的發展,對城市未來建築的潛在影響。

  展覽在出口處的醒目位置放置了魯班雕像。我在此處打卡時,心裏卻無端地想到了沙中線。本應於今年通車的沙中線由於建築質量的各種問題推遲到明年或後年。倘若施工者心中有這樣一尊雕像,時刻敬畏,或許,沙中線早就開始造福港人了吧。

逢周一、三見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