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腳藝人\胡一峰

時間:2020-10-16 04:24:10來源:大公報

  我是在看到「腳戲」表演時忽然想到「腳藝人」這個詞的。「腳藝人」是個網絡流行詞,指單手拿着自拍桿,甩腿耍酷的動作,一度很火。「腳戲」與之完全不同,但是名副其實的「腳藝人」。

  初聞「腳戲」之名,我想當然地以為是表演者用腳操縱木偶或皮影表演。點開視頻才發現並無「幕後黑腳」,表演者的腳高高舉起,腳底套上眼睛、鼻子和嘴巴小道具,一張「豬腰子臉」維妙維肖。雙腳扮演角色,如周伯通的「雙手互搏」之術,突破了我的想像。其實,人類需要藝術,不正是為突破想像的邊界嗎?

  所有的表演都需要運用肢體。不過,腳在表演中的功能大多是日常功能的延伸或變形,承擔支撐和移動作用。即便戲曲裏的「蹺工」也沒有改變腳的基本功能。以前的天橋八大怪有「賽活驢」,兩人扮成人騎驢模樣,作各種驚險動作,有的地方也稱「毛驢舞」;與之相類的如假人摔跤、豬八戒背媳婦,均為特色肢體表演。不過,這些「喬裝戲」裏腳的功能也還是支撐或移動。

  前陣子網上流行「手指戲」視頻,指頭上繪製表情,演個小故事。我兒時也玩這遊戲,給大拇指畫上五官,再摺頂帽子給它戴上。手指個頭小,兒童遊戲尚可,舞台表演堪憂。腳控制的空間比手指大得多,表現力也更豐富。

  但「腳戲」藝人表演時,腿既要高舉,身體便需卧倒,完全有別於日常狀態。腳扮演角色時,肢體對身體自然邏輯違反更甚,極為考驗演員的軀體控制力,也令其充滿特色。

  「腳戲」的表演者來自意大利,是今年北京(台湖)影偶藝術周的展演劇目。藝術周舉辦有年,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節目在線演出,倒讓人更方便地看到了以往因地域阻隔無法欣賞的節目。據說,「腳戲」已在二十餘國演出,而我在網上竟然查不到關於「腳戲」的中文信息。看來,中文世界裏沒准兒它還是頭一遭,這就更值得關注。

逢周一、三、五見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