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樂問集\原汁原味音樂會\周光蓁

時間:2020-09-14 04:24:03來源:大公報

  如果在音樂廳聆聽演奏比喻為品嘗新鮮烹調,那音像錄音可謂是罐頭音樂。在這些沒有音樂會的日子,開「罐頭」的機會特別多。

  一般來說,演奏水平、錄音質量是選聽的主要因素。兩者的排名次序說明閣下是音樂還是音響發燒友。當然最理想就是演奏、錄音兩者可以得兼。但無論錄音如何傳真,所聽到的始終是通過機器來重播的音符,故曰「罐頭音樂」:方便但不是新鮮的;可作參考,但代替不了現場音樂。

  如果天天都吃罐頭食物,味覺隨時失去對鮮味的感覺。記得有一次在大會堂音樂廳演出某鋼琴協奏曲,中場休息時聽到一位年輕聽眾說:「那麼多錯音,倒不如在家聽唱片。」那幾乎等於吃大閘蟹因為碎殼,就嚷着說寧願吃日式蟹柳。

  現場音樂的鮮味兒,是不可能在家中或通過耳機重播而得的。無論價值多少的音響器材、鍍金CD或發燒黑膠,都複製不了在音樂廳音樂全方位的感觀。尤其是中、西古典音樂貴乎自然發音,聲音從舞台透過空間,回音反射兼帶殘音直達聽眾五官。那與經過擴音、均衡器處理,通過左右揚聲器或耳機而出的聲音有本質上的不同。

  現代科技提供前所未有的方便,大量錄像、音樂都可以從網上免費欣賞。但正如英文諺語所雲:沒有免費的午餐。音樂是聽覺藝術,中外偉大古典作曲家們的曠世作品,絕大部分是基於演奏廳的音效而譜寫的。因此欣賞作品最原裝的音樂線條和氛圍,那就必須在音樂廳裏面,享受音樂四面八方撲面而來的感覺。

  演奏的過程是另一個關鍵點。所謂藝術再創造,把樂譜音符現場演出,與錄音最大分別是演奏的不可預知性,也沒有再來一次。有人說錄音的音樂是已故的,現場演奏的音樂是活的,這句話不無道理。記得香港管弦樂團一位外籍成員曾告知:他為某位頂級小提琴家錄音時充當翻譜,發現大師幾乎每個小節都停一下,全曲由錄音師剪貼而成。出版後他的媽媽買了一張送給他。他的反應是:「那是假的,我才不要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