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創意與融梗/胡一峰

時間:2020-07-15 04:24:12來源:大公報

  有時候,讀一本書只能記得一兩句話。前幾天,讀到江蘇衡正安先生文章中一個有趣的比方:「即便兩塊相同的冰,不融化也碰不到一起。」文章是講書法史的,我完全外行,但深被這個比方所打動,因為它靈動地講出了文化交流的規律。

  由此想到別出心裁的創意之可貴。有個網絡詞彙叫作「梗」,大體是指網絡上流行的某些片段或元素。而大凡能成「梗」者,多少是有些創意的。於是,又有「玩梗」之說,即對有趣的「梗」之把玩。套用一下這話,前文提到的比方,可名之曰「融冰梗」。

  互聯網的時代,網絡構建了一個龐大的觀念集市。思想觀念如水流動,傳播很快。古往今來,互聯網可能是最能激發創意的媒介手段和信息空間;然而,天使的一半是魔鬼,互聯網可能也給剽竊創意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因此,除了赤裸裸的抄襲、複製之外,又有了所謂「融梗」,也就是創意的襲用。去年頗受好評的青春電影《少年的你》,就被有些人指為融了《白夜行》之梗。而在一些人看來,「融梗」實為抄襲的近親,或者一種更具機心的剽竊;因而也就更加可恨,就像騙子帶給人的痛苦經常遠大於小偷。

  其實,古人似乎也有類似說法。比如,論詩向有「奪胎換骨」之說。所謂「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換骨」有些像「洗稿」,而「奪胎」則有「融梗」之嫌。按照現代版權保護的觀念,奪胎、換骨都是不可取的。

  思想確實需要交流,創意也是在彼此借鑒、啟迪中才更能迸發。「一個作家寫了太陽之後,所有的作家都為了規避抄襲而不敢再寫太陽」,並不是好事。但是,借鑒也好,玩梗也罷,還須正大光明,說明出處,好比古人作山水畫,常說明取自某人詩意。畢竟,即便兩塊火石,不碰撞也無法出現火花。行文至此,忽然發現我也好像融了衡先生的「融冰梗」。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