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雲裏飛\胡一峰

時間:2020-06-29 04:24:10來源:大公報

  雲裏飛,是常見的江湖諢號。當年的天橋八大怪就包括了父子兩代「雲裏飛」。武俠小說中那些輕功蓋世的高手,不是叫「水上飄」,便號稱「雲裏飛」。我說的「雲裏飛」,卻與他們都無關。

  由於新冠疫情的緣故,近來不少會議改為「雲」召開。有的地方藉此過「會癮」,有事沒事,打開攝像頭,開起會來。與會者疲於奔命,成了名副其實的「雲裏飛」。

  雲開會,與現實會議頗有些不同。比如,人數有限制。有一次,我旁聽一次學術研討會。剛入「雲」「落座」,就聽主持人焦急地喊話:「請旁聽的人員暫時退出,以便作主題發言的老師可以進來。」或許這次「雲會」主題太過誘人,竟無人主動讓位。眼看會議即將開始,主持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我忽然想起早高峰時擠公交,司機師傅大聲地喊:門口的乘客把門讓一讓、讓一讓,讓下車的人先下去……

  於是,我默默地下線,為這次會議順利召開作出了唯一而重要的貢獻。雖錯失了一個會,卻引發我的思考。開會是人類一大發明。夜間,有時看到貓在草坪圍坐成圈;清晨,也常見麻雀在樹枝站立成列,牠們一本正經地聚在一起,卻不是開會。人若一本正經地聚攏來,八成是開會或等開會。

  人類開了幾千年的會,不管是為商量事情,解決問題,還是只為履行程序,完成某種儀式,都已成一定之規。一旦轉入雲中,事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如上文的例子。現實的會議中,與會者再是滿坑滿谷,塞進一兩人總不成問題,就像早高峰的地鐵,看似擠滿了人,一到站,又擠進了好幾個人。再者,現實的會場空間是被等級秩序劃分的,發言人的席位不會被旁聽者擠佔。

  「雲」對會的改變不止於此,也不會停於此。技術改變之作用於社會,好比給鐵皮青蛙上發條,慢慢地上着勁兒,一鬆手就快速蹦躂起來。這是技術的剛性,也是慣性。今天的「雲裏飛」,正是擰發條的人吧。

逢周一、三、五見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