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過眼錄\江南曲痴子\劉 俊

時間:2020-03-31 04:24:01來源:大公報

  南京大學吳新雷教授年輕時,曾因刻苦治學、沉迷崑曲而得碧蕖館主人傅惜華先生八字評語「讀書用心,看戲痴迷」,乃自號「江南曲痴子」。海上篆刻大家錢君匋聞之,於一九六四年特治印一方相贈,此印陰文金體,古樸拙勁,很能體現吳新雷老師幾十年來對崑曲的那份投入和痴迷。

  吳老師這個「江南曲痴子」對崑曲痴迷到什麼程度呢?舉兩個例子。一九八八年,蘇州當地接續歷史傳統,在中秋節辦虎丘曲會。吳老師雖然是研究崑曲的學者,但他對崑曲的沉迷並不限於「案頭」,而是會唱曲能奏笛,因此他也以《玉簪記.琴挑》【懶畫眉】「月明雲淡露華濃」的曲目,報名參加這次曲會,期望在虎丘「月夜唱曲」,一展歌喉。不料當時虎丘晚上要關門,於是他被安排在「驕陽當空的中午十二點半」唱「月明雲淡露華濃」,這令吳老師很是不甘,於是他在曲會結束之後,找機會仍留在虎丘,直到「月上柳梢,月魄生光」,他才獨自重唱「月明雲淡露華濃」,「圓了在虎丘中秋月下唱曲的美夢」。

  唱曲定要情景相符,研究則力求資料扎實。吳老師花十年功夫主編完成的《中國崑劇大辭典》,當年為了弄清那些民間崑曲團體,獲得第一手資料,他不辭勞苦,遠赴金華、溫州、寧波、河北等地「田野調查」,搜集資料。那次去河北農村,尋訪霸縣耕讀會和王莊子農民業餘崑曲劇團的重要人物邱雙民,他乘兩塊錢的農村長途公交車,住七塊錢的客棧,訪談結束時,鄉下回城的班車已無,吳老師只好商之村裏的個體運輸戶,用個小板櫈,坐在「一輛破舊的三輪小貨車」上回到了城裏──那時他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教授了。

  吳老師是五十年代南大「四老」之一陳中凡先生的研究生,當年他「搞戲曲史」還是陳先生建議的。導師的指導和幫助,使吳老師和崑曲從此結緣,並熱愛終身。他對崑曲的痴迷還有許多精彩故事,都在他的《我和崑曲有故事》中留下了記錄──那是一位「江南曲痴子」寫就的「一部當代崑曲活動的信史」。

  逢周二見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