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書之妙道/大小貫通須得勢/鄧寶劍

時間:2020-03-12 04:24:10來源:大公報

  楷書大字和小字的筆法貫通起來,這是一個書法的難題,如果不能對晉唐墨蹟有深刻的體驗,實在很難做到。細審敦煌六朝隋唐寫本以及王僧虔《太子舍人帖》、智永《真草千字文》等名家墨蹟,小字與大字雖然不能無異,但用筆的肌理並無二致。試將六朝隋唐寫經墨蹟展大臨寫,從小字到大字的過渡是非常自然的。如果將《樂毅論》《黃庭經》等小楷刻帖展大臨寫,若無「將死句參為活句」的工夫,則異常艱難。

  董其昌亦有類似的體驗,並從而悟得大字、小字貫通的要領。他說:「往余以《黃庭》《樂毅》真書為人作榜署書,每懸看轍不得佳。因悟小楷法,使可展為方丈者,乃盡勢也;題榜如細書,亦跌宕自在,惟米襄陽近之。襄陽少時不能自立家,專事摹帖,人謂之集古字,已有規之者曰:須得勢,乃傳。正謂此。」小楷可以展大才是好的小楷,榜書如小字般跌宕自在才是好的大字。刻帖裏的小楷是不足以直接展大的,那麼,大字和小字怎樣才可以貫通?恰如文中所雲「須得勢」。

  「得勢」,貴在點畫氣脈連貫,筆筆相承,字字呼應。筆勢和筆形密切相關,小楷既經刀刻與反覆捶拓,已與原初的點畫形態相距甚遠,固然呈現出一種新的審美趣味,但是原本蘊含於點畫中的筆勢悄然隱退了。追摹刻帖,固然可以成就一種新的小楷風格,但是如果放大書寫,就難免捉襟見肘。「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與支離的小楷刻帖很難打通。

  明人多學刻帖,棗木趣味成就了文徵明和王寵的小楷,但是也為大字和小字的貫通平添了一重障礙。董其昌有緣盡睹項子京家藏真跡,並自詡「吾書無所不臨仿」,所見廣而所悟深,故能深入晉唐筆法,大字、小字一以貫之。在刻帖盛行的明代書壇,董其昌能夠兼擅楷書大字與小字,深層的原因在於他扮演了晉唐筆法傳燈者的角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