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童眼觀世\重設「卜卜齋」\梁 戴

時間:2020-02-25 04:24:08來源:大公報

  去年發生的修例風波、今年的新冠肺炎,學校停課不斷,不想子女荒廢學業,身邊很多朋友唯有實行家教。幸好現時互聯網發達,網上找教材很容易,免費、收費的網上教學軟件很齊備。問題是,互動性始終沒有正式上學、面對面那麼強,因為在學校,除了師生之間的傳授,還有同學之間的交流。

  筆者想起在中國古代社會也實行家教。當時稱為私塾,是開設於家庭、宗族或鄉村內部的民間初級教育機構,都是由宗族中富裕的鄉紳出資,目的是令同宗中貧寒的子弟也得到教育的機會。古代女子三步不出閨門,宗族中的女弟子亦可藉此接受教育。年齡自五、六歲至二十歲左右都有,學生少則一二人,多則幾十人。

  如果讀過《紅樓夢》,就知道賈府有自己辦的私塾,有姻親或者遠親家的孩子,可免費來讀這間貴族學校。私塾中的老師稱為塾師,多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至於是否碰到好的啟蒙老師則要靠運氣了。賈府的賈代儒是勢利、沒有責任心之輩,但如果碰上蒲松齡、鄭板橋、歸有光這些有識之士,則是幾生修到了。

  廣東人稱私墊為「卜卜齋」,原因在於古時盛行「體罰」的教育方法,如果書背不熟,有無上權威的老師,就會拿起一塊長形木板或竹片,招呼手心、頭部,屁股。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湖南平江再次出現私塾,當時有個名為朱執中的老師在家中重操舊業,教授鄉人讀「四書五經」。二○○五年,張志義在蘇州開設「菊齋私」,老師身穿儒士長衫,室內懸掛孔子畫像,兒童作揖打躬學習古代禮儀。

  由於香港的學校不斷停學,筆者忽發奇想,如果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家長,聯合起來設立私塾,自訂教材,自行聘請合適的老師,可以仿效中國私塾的模式,一部分教授古代的經典,一部分教授現代知識。要與時並進,不能再用體罰的方式來教導頑劣的學生,屆時卜卜應是敲打電腦鍵盤之聲。

逢周二、四見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