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人與歲月\敬畏之心的教育\凡 心

時間:2019-11-20 04:24:16來源:大公報

  某日收到朋友電話,因暴徒鬧事,她的公司有幾天不用如常上班。她在家悶得無聊,想起和我通個電話。

  談了近一個小時,深談之下我們對目前香港的亂局都深感不安。她和我都長期在教科書、兒童書的領域耕耘,多年來付出不少,也有些收穫。讀我們作品的學生,最大的該有三十多歲了。這半年多以來的黑衣暴徒、參加暴亂的大、中、小學生中,不知有沒有我們的讀者。曾一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香港「成長小說」,那兒紛陳的各種叛逆、躁動,有的作品甚至「讚賞」了暴烈行為,這些內容是不是對他們今天無所顧忌的瘋狂行為,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私下裏總結,覺得有的少年文學作品強調了成長中表現的個性、鼓勵少年人做本色的自己,但未提供成長所需的全方位的養料,在「敬畏」二字上做的文章太少也太一般化了。缺少了敬畏之心、謙卑之心的教育,年輕人認為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展現個性,發展到從裝扮到行徑都非常貼近臭名昭著的恐怖主義分子,但他們也認為理所當然。

  教書時接觸到的學生,包括本科生和中小學教師,覺得他們非常自信,對批評意見非常牴觸,對自我保護很有心得,以我行我素、特立獨行為自我標榜。這種缺乏自省、難以與生存環境相協調的表現,便是形成反社會人格的基礎。

  去年四川一名機長成功地駕駛損毀的飛機平安着陸,保住了機上所有人的生命。他對自己行為邏輯,只謙虛地解釋為: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則。

  很少見到我們香港的教育把生命、職責、規則(包括法律)提到「敬畏」的高度去認識。眼下一些學生成為了殘害生命、縱火搗物、破壞秩序的暴徒,這深刻反映出教育的某種缺失。有所敬畏,才是法治的基礎。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