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捍衛我們的心靈秘史\胡一峰

時間:2019-10-23 04:24:10來源:大公報

  在長江之濱的宜昌出差,住在西陵峽口的半山坡上。晨起散步,下了一夜的雨已經停了,地上積了淺淺深深的小窪,忽有一隻黑白相間的鳥從路旁的樹枝跌落般飛到地上,揀了一個窪子,警覺地飲水。我不敢繼續邁步,遠遠地看着,忽然想起了幾天未見的女兒。

  留意路邊的小鳥或池裏的彩魚,是從女兒那「傳染」的習慣。說實話,她沒有闖入我的生活之前,我已經很久不曾關心過這些生活的角落了。小孩子看到的世界往往與成人不同。有時,一家人出門旅遊,我和妻正按照事先做好的攻略,向景點緊走慢趕,女兒卻突然大叫着喊我們停下,因為她發現了一處「最最好看」的景致,比我們要去的某個地方「有趣得多」。其實,她那些驚人的發現,經常是一池剛長出的小魚苗,或一隻怯生生的流浪貓,又也許不過是一面綴了露水的破蛛網。但若不陪她津津有味地欣賞一番,這趟旅行便要以哭鬧收場。

  這樣的情況多了,我就想,世上有「三娘教子」,就有「子教三娘」。慢慢地,我也被「同化」了。有人說,養孩子就是獲得了第二次生命。這話是頗有些道理的。「重來」的人生充滿新的內容。

  是的,按圖索驥尋來的東西有時候未必稱心,素眼偶得之物反給人無盡興味。這大概因為後者沒有目的驅使,而前者完全淪為實用吧。

  當今時代被科技所主宰。而科技最善於做的是將人的目的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實現。並告訴你何為最經濟的選擇。然而,生活裏的很多選擇不過是偏好。在偏好的意義上,每一種口味都有獨立的價值,很難也沒必要互相模仿或取代。而且,偏好是極隱秘的。一種偏好裏很可能埋藏了一部心靈秘史。在網絡和大數據的時代,隱秘的偏好變成了可統計的行為痕跡,從幕後走到了台前,甚而至於變成一種裹挾人的輿論,吃飯,有各種「必吃榜」;旅遊,有各類「打卡」地,看電影,有評分打星,於是我們不自覺地跟着別人的偏好行事了。用網絡語言來說,這真有點細思極恐。那麼,還是回歸童心,保護好心靈秘史吧。

  逢周三、五見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