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談文論藝\藝術大盜\嘉 妍

時間:2019-10-14 04:24:12來源:大公報

  名畫盜竊素來是小說、電影愛寫的題材。具有藝術鑒賞力的雅賊,經過縝密計劃躲過重重機關,巧取名畫,過程驚險刺激,還夾雜着愛情或友情、團隊背叛、忍辱復仇等元素,彷彿多了幾分江湖氣。這樣的橋段比比皆是,文學和影視創作固然美化了盜賊的犯罪行為。真實世界裏,別說是價值不菲的名畫,但凡心愛之物丟失,難免令人不勝唏噓。

  近日傳媒報道,香港某拍賣行秋拍預展張大千潑墨潑彩《春山雲瀑》後,黃君璧的後人隨即公開表示「這是一幅贓物」。此畫實則為張大千贈與至交黃君璧(一八九八至一九九一)七十一歲生日賀禮,一九九○年在黃家中被盜。失竊之事使黃君璧至離世仍難解心結。這則新聞以拍賣行撤拍畫作暫告一段落。

  據國際刑警組織統計,如今登記在案的失竊藝術品就有五萬件,涉及近兩百個國家及地區。這足見中外藝術品被盜的新聞並不鮮見,更不乏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作。一九一一年,羅浮宮鎮館之寶《蒙娜麗莎》就曾被假扮博物館工作人員盜走,直至兩年後才尋回。愛德華.孟克的代表作之一《吶喊》的多個版本分別在不同地點遭竊,其中一九九四年於挪威國家美術館展出的《吶喊》被盜過程僅用了不過一分鐘,劫匪甚至留下紙條揶揄「感謝簡陋的安保工作」。藝術品犯罪研究者愛德華.多米尼克還以此為題材寫成非虛構小說《是名畫總會被偷的》,揭示了不少藝術品地下交易市場的內幕,博物館的安保、布展、行政漏洞等問題。

  在中國歷史上,無數國寶與其說被「暗盜」,更準確而言是被「明搶」。當年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列強掠奪一大批珍貴文物。每當筆者看到這些珍寶被他國所藏,列強侵華的種種罪行如現眼前,心痛不已。幾年前成龍自導自演的電影《十二生肖》,結尾是歷盡千辛萬苦,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回歸中國。然而現實中至今仍有數尊獸首下落不明,文物追索任重道遠。隨着祖國的富強,筆者相信越來越多流失海外的文物終能「回家」。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