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錯愕」何處尋/胡一峰

時間:2019-09-18 04:24:11來源:大公報

  古人詩文中常流露「錯愕」之情。賀知章《回鄉偶書》,「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詩人老年回歸故里,卻發現成了家鄉的「陌生人」,心緒複雜,難以名狀。杜甫《贈衛八處士》,「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二女忽成行」,繪景狀情,宛在眼前,少時老友,鬢已蒼蒼,問及故舊,半竟成鬼,面對「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的懂禮後生,詩人心中定然萬分惆悵,故有「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之嘆。

  賀、杜若生今日網絡社會,便大不一樣。賀某做過太子的家庭教師,在文壇又有名望,皇帝對他也高看一眼。這樣的「老領導」「大文豪」,一言一動必早在網絡傳播,家鄉也以其為榮,大打「名人牌」,少不了供奉。他所「錯愕」的,恐非「相見不相識」,而是驅之不散的龐大「粉絲」,以及不知從哪冒出來的親戚、門生和部屬。

  再說「衛八」,如活在現在,微信是一定早就註冊了。他的戀愛、婚姻、生兒育女,以及孩子的相貌秉性、上哪個幼兒園,學幾門樂器,考多少證書,都將纖毫畢現地曬在朋友圈裏,而衛八的昵稱,或許就是「杜甫的髮小」。杜甫和衛八重逢時,縱然百感叢生,卻不太會因「錯愕」而有「茫茫」之嘆。

  「錯愕」多萌發於撞入陌生語境之際,是情境錯置的一種心理感受。社交媒體無孔不入的當下,買菜購物、吃飯看戲、跑步健身,看個展覽,打場桌球,甚至崴了腳、感了冒,人生中任何瞬間、生活中每一片段,都進入了社交媒介,扁平的網絡世界裏沒有什麼新鮮事,「錯愕」之情也變得無處可尋。

  今人愛談文化多樣性,文化多樣實源於情感多樣。而情感,是心靈的秘史,要在內心偷偷醞釀。作為被「網」羅之人,我們不妨暫時「屏蔽」某些人與事,將其關進時間的「黑箱」,不經意間再次打開,世界會盡情地展露它的深邃與蒼茫。

  treekakira@gmail.com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