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墟里/客居/葉 歌

時間:2019-06-26 03:15:33來源:大公報

  在學校工作十年的香港同事告訴我,要不是父母在,她才不會每年回老家呢。她說話時站在銅鑼灣街頭,背後名牌商店林立,行人簇擁在過街紅綠燈前。蔻馳店外排着長隊,街角停下一輛旅遊大巴,又放下一波遊客。久居美國小鎮,難怪她不習慣香港的人口密度。

  碰到在香港定居的美國校友,他們卻表示適應良好。有的三年前來港,只為父親重病,從這裏去澳洲比原先居住的中東阿曼近得多。有的在法國讀了MBA,五年前畢業後在香港找到了工作,現在某法國奢侈品牌公司擔任管理人員。又有一位才來兩年的,聽說是在美國從事中學教育十幾年,感覺不受尊重,幹膩了,來香港的國際學校碰運氣。

  在香港居住最久的兩名校友,一位住了十八年,另一位住了二十五年。

  前者在國際學校工作,一路晉升,如今擔任副校長,且找到了來自日本的人生伴侶,最近一起收養了孩子。後者從經濟系畢業後在美國繼父的公司「挖溝渠」,自覺「前途無亮」,於是報考法學院,如今在香港擔任律師,為各大跨國公司提供法律服務。即便談不上「登上人生巔峰」,這幾位校友在港生活安逸。雖然漢語還說不通暢,但在香港坐地鐵、轉公交,比我還麻利。

  美國校友能在異國成家立業,日子過得興旺,除了有技術、有能力,心態好是關鍵。他們在大學畢業後周遊世界,本就是勇於挑戰自我,「敢吃螃蟹的人」。如果一味躲清淨,怕人多,在香港大概也一天都呆不下去。英文中他們這類人叫「expatriot」,即僑民是也。克服語言障礙、文化差異,找到心安之處,才算喬遷安妥、客居成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