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雁南飛\從生活到銀幕\楊勁松

時間:2019-06-21 03:17:39來源:大公報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中,根據歷史與新聞原型人物改編的影片佔據了一半之多。《片警寶音》根據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潮格溫都爾鎮派出所寶音德力格爾的真實事跡改編。《呼倫貝爾城》反映了清朝鄂溫克族女性為民族繁衍做出的抗爭與犧牲的歷史事件,以少見的婦女抗爭表達鄂溫克族對於生命的通達與執著。而《穿越時空的呼喚》則描寫了三峽航道上船長英勇獻身的故事,背景則是習近平主席對長江母親河的一段回憶。他提到八十年代初有部全國聞名的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這部老電影的年代記憶成為《穿越時空的呼喚》的情感源頭。

  投資規模最大的當屬《音樂家》,該片講述着名作曲家冼星海生命的最後歲月,由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國家電影集團聯合投資達數千萬元,中國則集結了北京、上海、西安、湖北等地國企電影集團聯合投資,在內地卻只收得三百二十萬元票房。取材於哈薩克族遊牧變遷的《遠去的牧歌》、以撫順「最美醫生」鄒笑春為原型的《黃玫瑰》投資適中,分別在新疆與遼寧區域發行,分別獲得了八百萬左右的票房。票房低、影響弱是此類影片共同的市場結局。

  從生活到銀幕,取材於歷史與新聞事件的故事片,也是荷里活主流電影的重要類型,每年的奧斯卡設立的最佳改編劇本獎,是對這類影片劇本創作的鼓勵。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歷史與生活原型已很精彩,改編而來的故事片更應有感人的力量,否則就是一種浪費。《國王的演講》、《綠簿旅友》等是成功的改編樣本,都贏得了高票房的商業成功。

  中國此類影片的投資方均為國資背景的影視企業,各地政府宣傳部門的資助扶持,彌補了影片投資虧損。這類影片如何真正走向市場實現票房盈利,是中國電影始終未解決的一道難題。

逢周一、三、五見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