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文藝中年/戲劇博物館/輕 羽

時間:2019-06-12 03:13:36來源:大公報

  因為各地區都要因應本身的客觀條件來興建及營運相關的博物館,故此學術界至今對博物館並沒有權威的定義。概括而言,傳統博物館的首要功能是蒐集、鑒定、保存和展示具歷史和人文價值的藏品。時至今日,各地區均有不同的當代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除了傳統功能之外,該類展館更着重製作節目或活動,以及委約新進藝術家創作展品,藉此讓當代藝術可與時並進,能與民眾互相溝通,有效傳播藝術氣息。

  戲劇是表演藝術的其中一個門類,舞台劇的特點是表演者與觀眾於同一時間和空間並存,共建觀演關係。有關產物(表演)迅刻即逝,但又同時永存在觀眾心間。那麼戲劇是否適合放置於博物館內,予遊人參觀及欣賞?

  這既是一個學術問題,但也關乎所屬地區對文化藝術的認知和價值觀。簡單而言,戲劇博物館可以貯存的實體藏品,包括布景模型、戲服道具、印刷劇本等。從現代科技而言,各類影音紀錄都能數碼化,即是各演出的錄影、錄音,以至排練本或導演筆記等載體,都可以全面收藏成為電子資料,對於日後向參觀者展示或予以學術研究,都能發揮便捷的功效。

  那麼香港到底要否設立戲劇博物館,便屬於時代需要的問題了。根據《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戲劇卷》所述,辛亥革命之後,香港開始出現「白話劇」,即由西方傳入而有別於傳統戲曲的戲劇表演形式。約至上世紀三十年代,香港市面正式開始有話劇演出。以此看來,香港戲劇的歷史確是不足百年。然而,隨着社會急速發展,香港的戲劇亦一日千里,其質與量都媲美各大文化城市。現代香港大概以六十年代大專學界舉辦的「學聯戲劇節」為分水嶺,即是由該期間開始湧現本地創作並與社會關連的戲劇。單是該期間的歷史資料,已足以收藏在戲劇博物館,又或是一所完備的資料館,好讓觀眾和學者繼續探索和研究。

  (下)

  cloud.tkp@yahoo.com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