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以夢為馬/書評編輯的難題/管 樂

時間:2019-05-24 03:20:46來源:大公報

  「追蹤各類出版信息,進行高密度過濾後,找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好書。」這是近日一篇題為「我當紙媒書評編輯那些年」的文章中提到的書評編輯日常,於我再熟悉不過。也正因此,往往就會被問到:選書的標準是什麼?說實話,這些年下來,我終究未形成一套應對的標準答案,甚至還常常為選什麼樣的書而糾結。

  《我當紙媒書評編輯那些年》的作者綠茶是內地一位頗出名的書評人。在他看來,選書「沒有標準答案」,每家媒體都有自己的立場和理念,在選書環節上自然也就不同,更多的是考驗編輯的眼光。即便是有十多年書評編輯經驗的綠茶本人,也經常會反問自己:我們到底要辦一份什麼樣的書評?選書標準是什麼?

  挑書,大概是讓每個書評編輯都很傷腦筋的一件事,不分地域,不論文化。董鼎山先生曾在《書評編輯怎樣工作》一文中詳細介紹過美國的書評雜誌編輯如何選書。他將挑書作評稱之為「一種藝術」,「對新書評論之挑選,好似政治上的投票選舉」。雖然這篇文章寫於一九八二年,如今再翻出來品讀,很多場景依然不覺得過時。比如,作者道出美國的書評編輯在選書時通常依據的四項條件:一、出版界內部對此書的傳聞;二、出書以前的宣傳;三、書局所供應的材料;四、編輯本人對新書的審閱。看看三十七年後的今天,這些條件不依舊是選書參照的標準嗎?與作家、出版社的交往,可是書評編輯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呢。

  不過,綠茶認為自己從事書評編輯的那些年是「紙媒最後的黃金時期」,我倒並不這麼覺得。至少,在編輯報紙書評版的當下,仍然有出版機構和作者非常在意我們的推廣,負責市場營銷的人員也會在第一時間告知新書資訊,有的甚至還會直接郵寄樣書。儘管經常苦惱於選書環節,但三不五時地收到書籍包裹,被新書包圍着,依然不失為一件幸福的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