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夜雨心燈\教學相長 古今傳佳話\南 山

時間:2019-05-10 03:18:37來源:大公報

  常言道,教學相長。確實,教與學從來不是單向的填鴨,相反是一種互動的關係。老師遇到善於思考、勇於提問的學生,往往會激發出更多的潛能,有更好的發揮。

  早前,在一個文學界的聚會上,與城大張隆溪教授等名家同席。席間黃維樑教授提及張教授與錢鍾書的師生緣。張教授為此特別作了一些說明,講述這段緣分的由來。話說當年張隆溪在北大讀研究生,心儀錢先生學貫中西,特別登門拜訪,並在交往中結緣。後來張要去哈佛留學,錢先生特別取出一套二冊的《全唐詩外編》,並在扉頁寫下「相識雖遲,起予非一」的贈言,二人的師生名分也就由此確立。

  錢先生博古通今,信手一提,就是一個典故。不過要明白話中的微言大義,就需要對出處有所了解。《論語》八佾篇記載了孔子與學生子夏的一段對話。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這是一段很著名的對話,關乎「禮」的本義,也涉及到藝術創作之道。

  子夏,本名卜商,是孔門十傑之一,長於文學,對《詩經》有相當透徹的研究。他問老師《詩經》「碩人」中的那個句子怎麼講,顯然有備而來。照字面來看,那是形容美人笑靨迷人、秋波流盼的樣子,素淨的裝扮都很漂亮,以子夏的文學修養怎可能不知道。所以,在我看來,子夏是想從老師這裏討到更多的義理。孔子說「繪事後素」,意思是繪畫是在素淨的底子上進行,跟美人胚子只需要略施脂粉就更加皎好是一個道理。子夏追問一句「禮後乎」,點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禮」相對於「仁」是表與裏的關係,一個人有忠信仁義的本性,加上禮樂的外在行止,就更加完美了。孔子對子夏的理解力大為激賞,高興地說,「卜商啊你真是啟發了我,以後我們可以討論詩經了。」

  由此可見,教與學從來都是互為增益的,而且自古聖賢皆謙卑。子夏有孔子,張隆溪遇錢公,何其幸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