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以夢為馬/與歷史對話的中樂/管樂

時間:2019-04-19 03:18:26來源:大公報

  美妙的音樂總是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直抵聽眾的內心深處。香港中樂團上周舉辦的「風雅頌之交響——新時代趙季平與歷史時空對話」再次印證了這點。

  在近兩個小時的音樂會中,趙季平「用中國自己的音樂語言講好中國故事」,為觀眾帶來了濃濃的中國情懷。如樂評人周凡夫在場刊中介紹的,趙季平並沒有採用他的電影和電視的音樂,開場是他和西安老朋友魯日融合作、以陝西秦腔音樂為素材的《長安社火》。隨後是由女高音張寧佳與中樂團攜手演奏的《唐風古韻小品三首》,趙季平用《靜夜思》《別董大》《唐多令.惜別》入樂,「譜上真誠質樸的樂音來傾訴對先人的崇敬之情」。而後,由琵琶演奏家吳蠻和樂團合作的《第二琵琶協奏曲》結束了上半場。下半場演奏的是趙季平最新作品《風雅頌之交響》五個樂章,歌詞選自《詩經》與唐詩,「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敬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致敬的音樂」。

  說起「協奏曲」,總是容易聯想到西方傳統協奏曲中獨奏樂器與樂隊間的相互競奏,然而在《第二琵琶協奏曲》中,趙季平用吳蠻家鄉蘇杭地區的評彈作為主題,令整首曲子變得有故事起來。琵琶與弦樂的對奏,相互交融,細膩又不乏鏗鏘,一幅音樂山水圖就在意韻流轉中被勾勒了出來,山川河流、高山厚土交織着華夏的旋律躍然眼前。

  當晚觀演,恰逢趙季平就坐在前一排,溫文爾雅。中場休息時,與他談起他的父親、長安畫派創始人、大公報老前輩趙望雲先生,這位年逾古稀的作曲家似有講不完的內容,畢竟音樂家的藝術理念深受其父影響。

  「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世界」,這句演變自趙望雲「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傳統」的名言,也是趙季平一貫的藝術主張。正是基於此,他將古典文學的豐富內涵與現代審美糅合得相得益彰,於典雅雋永的作品風格中透出中國傳統藝術特有的人文氣質。

  慶幸,在流行樂搶攻年輕市場、西樂獨佔古典舞台的當下,我們的中樂並沒有成為過去的文化。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