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以夢為馬\風波裏的《紐約書評》\管 樂

時間:2019-03-22 03:18:34來源:大公報

一本卓爾不凡的期刊背後,必有一位不同凡響的主編。在伊恩.布魯瑪二○一七年接任《紐約書評》主編之前,這本期刊五十多年來一直都由芭芭拉.愛潑斯坦和羅伯特.希爾弗斯二人擔任聯合主編。二○○六年,芭芭拉去世,希爾弗斯獨挑大樑直至二○一七年過世。

如何挑書作品、邀約書評家,其實是一門很講究的學問。作為掌舵手的希爾弗斯從雜誌創刊開始就強調「質疑權威是一切辯論之始」,挑選書評家也自有一套嚴苛「準則」。比如,他很看重作者的文學敏感度和知識儲備,要對小說結構有敏感度。他曾說:「我拿到一本書,會把腦海裏那一百多個名字過一遍,誰能寫書評?而不是一定要找到隨便哪個人寫書評。」

希爾弗斯會在平安夜給作者回覆編輯意見,「工作狂」的形象至今仍為後人津津樂道。不過,他的作者們卻心甘情願地樂於接受。鋼琴家、音樂評論家查爾斯.羅森(Charles Rosen)曾說:「在他那裏,問作者要書評不是一項工作,而是一種真誠的自我表達,他說話時高貴而嫻熟,讓人覺得深有同感。他讓作者們覺得為他寫文章不是業務往來或溝通過程,而是一種友情的互惠。」

二○一三年,《紐約書評》創刊五十周年,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港譯:馬田史高西斯)特別拍攝了一部名為《紐約書評:爭鳴50年(The 50 Year Argument)》的紀錄片,似有向他仰慕的期刊致敬之意。片中的希爾弗斯神采奕奕,渾身散發着一股無形的力量。

希爾弗斯二○一一年在接受《上海書評》訪問時被問及心目中合適的接班人選時,他直言:「這個問題的實質應該是,如何繼續打造一份好刊物。我每天在考慮的都是下一期雜誌的內容,有哪些新書,約哪些人寫稿,全世界有那麼多衝突戰亂需要報道、分析,哪些文章可以做頭條。下一期,永遠是我的優先考慮對象。」

如何打造一份好刊物?希爾弗斯十多年前的話言猶在耳。對如今剛剛接任的兩位年輕主編來說,這無疑任重而道遠。 (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