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墟里\殖民火星\葉 歌

時間:2019-03-22 03:18:32來源:大公報

一百人坐航天飛機從地球飛往火星。在八個多月、二千五百萬英里的航程中,他們生活舒適,空間寬敞,吃得好,住得好。到火星後,他們用華盛頓大學研究出的機器將火星表面的冰殼融化成水,又用MIT研究出的機器提取氧氣。他們食物需求的百分之十能通過在火星耕種得到滿足,其餘食物從地球運來。百年後,人口約一百萬的殖民地在火星上建立,成為地球人應對未來災禍的後援和疏散地。

以上聽來像科幻小說,但美國科普作家Stephen Petranek卻說,看似焦土的火星上目前已知曾有水、有機物存在,在那裏就地提取水、氧氣的科技早在幾十年前就已成熟。今後,遠程探測器能讓我們進一步了解火星,人類到火星定居將在未來的十到十五年內發生,他本人則希望「能死在火星」。

Petranek對殖民火星十分熱衷,不但因為氣候變異、流星撞擊可能給地球人帶來滅頂之災,還因為他覺得「大航空時代」的理念能給人無限鼓舞,正如當年肯尼迪總統的登月計劃振奮美國人的士氣一樣。其實,殖民火星遠不像他說的那麼輕而易舉。MIT博士生Lisa Nip認為,要在空氣稀薄的火星上生活,人類必須「自覺進化」,接受基因改造,變得像某些真菌一樣能利用核射線成長,才能避免死於因強烈射線誘發的癌症。

技術上的爭議之外,有科學家覺得鼓吹「殖民火星」是放棄地球的不負責行為。他們質問:與其耗費巨資研究如何搬到火星,為什麼不關注地球日益惡化的生態,珍惜人類文明的搖籃呢?這兩者其實在本質上並不矛盾。探測火星能加深我們對人類生存、發展的理解,而殖民火星更需要借助地球這顆母星的資源支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