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學術會議大騙局?/葉 歌

時間:2019-02-20 03:18:48來源:大公報

  我一向覺得參加學術會議是在美國高校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一直感激本校對教授外出參會的資助。最近看到美國學院中人的新一輪批評,才發現這種「會議文化」也會帶來負面效果。

  同行的意見形形色色。從僱主不報銷上網的費用;等待報銷時間漫長、等於給單位提供「無息貸款」的抱怨;到參會不外是「圍觀」與「希望被圍觀」只會帶來「時間和金錢雙重損失」的全面否定。有人指責會議收費高昂,讓參會成了有錢有勢者的獨享權利。還有人指出特朗普上台後收緊移民政策,阻撓外國學者到美國參會,進一步加劇了國際學術交流的不公正、不平等。有學術機構已經實施了部分改革,如取消出席率偏低的地區性年會,或改為通過視頻進行電話會議。

  我同情資助不足、待遇偏低的同行和清貧的在讀研究生,也感到某些大型學術年會已基本變成社交、拉關係或找工作的場所了。不過,我對電話會議能「包治百病」持懷疑態度。就算通訊科技始終靠譜,每次遠程會議都能無障礙進行,隔着大洋大海,不處在同一空間、時間,彼此總有隔閡。如果是初次相逢,要討論重大問題,面對面的作用更是無可取代。另外,很多精彩主意其實都是在會下非正式的交流、撞擊中產生的。為後續或補充舉行電話會議倒可行。

  學術會議不可不開。目不窺園,足不出戶,精心鑽研精神可嘉。但坐井觀天,閉門造車要不得。不關心學術進展,不了解行業趨勢,日積月累,自身只會越發閉塞落後。僅看網絡、視頻無法獲得突破,與他人交流、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學術技能。

  與其責備「學術會議大騙局」,不如提倡僱主加強支持,保證最多的員工能參加最有價值的會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